正文 話題作文“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導寫(2 / 2)

著晨曦奔跑的熱血少年啊,也會有一顆善良的心,也會有一顆充滿感恩的心。他們會在父母生病時送上一杯充滿愛意的牛奶,他們會幫父母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他們會向老師微笑著問好。他們會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們也會認為別人的生命也是一種希望,他們會像司馬遷那樣深刻地審視和真切的感悟,他們會也會認為敬畏和欣賞別人的生命。當有老人倒在地時,他們會輕輕扶起並關心是否受傷,他們會為可憐的乞丐而流下善良的淚水,他們更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同樣,他們的身上盡散神聖的光輝。

是啊!“少年強,則國強。”當我們站在頂樓,俯視這個城市時,我們會看到,自由穿行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少年們,正忙於自己熱衷的事情。他們沒有了夏日的煩躁,卻多了一絲的清涼,人海流動,落下的燈光,明明暗暗,閃閃爍爍,像一幅風格迥異的畫卷。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今天的少年啊,是否像毛澤東那心懷大誌,擁有雄才大略呢?人生會因一路風雨跋涉而變得豐富而充實,少年們也許會經曆風風雨雨,經曆人生的酸甜苦辣,隻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用青春的熱血奮發向上,努力拚搏,披荊斬浪,追求更好的人生!

陽光正好,石牆依舊斑駁。我們相信,歲月靜好,自由穿行在城市的少年們,正以最美的姿態,笑看人生的輝煌!

評語:

這篇文章飛揚的文采,小作者以靈動的筆觸,抒寫了當代少年應該具有的風采。文章的語言描寫優美,十分精彩,有力地突出了當代少年的精神風貌,透露了時代開朗清新的氣息,對突出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在選材上,作者如敘家常,娓娓道來,從容不迫,梁啟超的名句,毛澤東的詩詞事跡信手拈來,為我所用,而又精煉之至,收放自如,的確是一篇佳作。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 衡水市武邑縣第二中學 閆明明

奮發向上是不敗的肩膀,崇德向善是進步的基石,相信自己有不一樣的閃光。

——題記

壘高自己

天空,清澈的藍。雲朵,如絮的白。此時的我,因為考試的一次次失利,一如迷途的小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失去的方向,我不知道,我的出口在哪裏?我的未來在何方?我的理想何時已悄然丟棄?

瞬間,張海迪的事跡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張海迪因一場嚴重的疾病而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失去知覺,生活不能自理,但她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學完成了小學和中學的課程,後來又獲得了碩士學位。

張海迪雖被病魔所折磨,但她熱愛生活,奮發向上,不斷學習知識壘高自己。她曾說:“想所有矢誌奮鬥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看成真正的幸福。”

張海迪是殘疾人卻還在努力,我有什麼資格說放棄?我相信,此時的我知識暫時失去的方向,我的理想就在前方,我的向往依然沒有被埋葬!我鼓勵自己:要奮發向上,壘出一條光明大道,走出困境,前麵就是一片陽光。

於是,我壘就了一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享受與悠閑,壘就了一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與從容。

百善孝為先

朱曉輝是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中的最孝女兒。她的父親在2002年患彌漫性腦梗塞,癱瘓在床。朱曉輝沒有嫌棄父親,毅然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朱曉輝辭掉了在報社的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他賣車賣房還欠下一身債務。因為不堪重負,朱曉輝的丈夫帶著孩子離開了她,生活的苦難全壓在了朱曉輝的肩上。

她的父親因此很內疚,認為是自己拖累了女兒,毀了女兒的幸福,總會說一些對不起女兒的話,可朱曉輝總是微笑著對父親說:“爸,不要這樣說,這不是您的錯。每天我都能看到您,還能跟您聊聊天,我就覺得很幸福了。”當父親聽到女兒的這一番話時,熱淚盈眶。

生活如此艱苦,但朱曉輝無怨無悔,笑對生活,盡心盡力去自己的照顧父親,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了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把崇德向善發揚光大。

奮發向上,你可以壘高自己,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發光發亮;崇德向善,你可以美化心靈,滌蕩內心汙濁之風。不論奮發向上還是崇德向善,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由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踐行,並使之發揚光大。

評語

文章主題鮮明,立意深刻,緊扣時代特色,書寫“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美好行為,彰顯了新世紀中學生積極的思想內涵。結構上采用小標題的形式,層次清晰,首尾呼應,渾然一體,語言曉暢,優美,旁征博引,詩詞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讀來令人口齒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