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成功授權(2 / 2)

(6)在部門中維護紀律和規章製度,

(7)解決部門內部衝突。

適當授權,不能超負荷授權,要根據下屬的承受能力授權。授權者應該向被授權者明確所授事項的目標、任務、職責和範圍。所授的工作量不要超過被授權者的能力和體力所能承受的範圍。授權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職責。被授權者在工作中就會找不著北,無所適從,整個組織就會失去戰鬥力,甚至出現混亂。有的權力盡管很輕,但也不能把許許多多權力一股腦兒全部下放,弄得下屬顧此失彼,手足無措。

適當授權,還要視組織大小、任務輕重和業務性質授權。單位大、任務重、工作距離遠、專業性強的多授權,反之,則少授權。

3.保留控製權

授權既要適當,又要可控。權力管理的核心之一正是控製。正確的授權,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保留某種控製權。通過這種控製權,把領導與下屬有機地聯係起來。缺乏可控性的授權是棄權。可控性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方麵,領導握有主動性、靈活性,授權的範圍、時間由領導靈活掌握;另一方麵,雖然授權應相對穩定,但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做到能放能收,能擴大也能縮小。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不同的時期,采用過不同的權力管理方式。1971年,他們在原有的事業部內設立了“戰略事業單位”。這種戰略事業單位是一個獨立的組織部門,擁有較大的權力。在事業部內它可以挑選某些產品進行單獨管理,可以製訂有關產品、銷售、設備和組織的戰略計劃。它既可以與集團組織平起平坐,又可以擁有相當於分部的權力。7年後,公司又實行“執行部製”,在原先事業部的基礎上又加了一級管理,等於是向下收回了一些權力。在這裏,公司最高領導層牢牢把握著控製權。

4.堅持信任原則

授權前,領導先全麵了解和考察將被授權的下屬,看他是否適合擔負這一職權。考察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讓他當助理或其他“代理職務”,試用一段時間,以便觀察了解。然後再決定是否可以授權,避免出現授權後不合適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經考察認為可以信任者,則確認可以。一旦放心使用相信下屬,就不要零零碎碎地授權,可以一次授予的權力,一次就授下去。

幹部特別是知識分子,大多有較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成就感和榮譽感,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某項工作或某種事業的心情和願望。領導者應充分信任他們。授權之後放手讓他們在職權範圍內獨立地處理問題,使他們有職有權,創造性地做好工作。對他們的工作除了進行必要的領導和檢查,不要去指手劃腳,隨意幹涉。

信任人、尊重人,可以給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激發其事業心和責任感,而且隻有上級信任下級,下級才會信任上級,並產生一種向心力,使領導和被領導者和諧一致地工作。相反,當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他就會本能地產生一種離心力和強烈的情緒衝動,影響工作和同事關係。

授權與信任密切相關。一個領導者如果不相信下級,那麼就很難授權於下級,即使授權了,也形同虛設。有的領導一方麵授權於下級,一方麵又不放心,一怕他不能勝任,二怕他以後犯錯誤,對有才幹的人還怕他不服管,具體表現為越俎代庖,包辦下級的工作;越權指揮,給中層領導造成被動;不懂某方麵的專業知識,卻幹涉下級的具體業務,甚至聽信讒言,公開懷疑下級等。凡此種種,都會挫傷下級的積極性,不利於下級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5.集中指揮權

授權是為了讓下屬分擔更多的責任。授權後,領導盡力發揮自身的統帥綜合才能,協調各方麵力量,保證各部分的發展更好地服從於全局目標。領導要把最大限度地向下級授權與保證指揮全局的權力統一起來,嚴禁把有關全局的最後決策權、管理全局的集中指揮權、主要部門的人事任免權和財務權隨意下放。否則,領導就會對整個組織係統失去控製,導致另一種失責。高明的管理能做到“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不離原則”。處理大權與小權、集權與分權的關係,顯示出領導授權水平的高低。

6.定期考核

主管人員在權力授出後,還要留心定期對下屬進行考核,對下屬的用權情況做出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評價,並與下屬的各種利益緊密聯係起來。考核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求全責備。要看工作的質量,是否紮紮實實,認真細致,是否有實效。考核既要看到近期的業績,又要看遠期的業績;既要看整體,還要看局部。不能肯定近期得實惠、長遠招災禍的工作,這是短期的行為。工作有失誤,隻要不是下屬故意為之,就要耐心幫助下屬糾正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