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農曆庚寅年,俗稱“虎年”。在人們的印象中,虎是百獸之王,是威武、勇猛、雄健的象征,人們對它的喜愛、信仰與崇拜,溢於言表。
在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中,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虎藝術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地區,小孩子一出生從頭到腳、從裏到外地被“虎”包圍了,頭戴虎頭帽、腳穿虎頭鞋,還有供小孩子玩耍的布老虎,這都是想借“虎”討個吉利,希望孩子有老虎保佑,不受邪毒的侵害,能長得虎頭虎腦;更希望孩子長大後,頂天立地,長得像老虎一樣健壯、威猛、剛強。
此外,由於虎與“福”、“富”諧音,寓意福運臨門、富貴盈門,財源享通。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懸掛虎畫,以驅逐邪惡、趨吉避凶。
而為人們祛病除邪的中藥大家庭裏,也不乏帶“虎”字的成員。
虎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性平味甘,可祛風利濕、活血消腫。虎刺對痛風、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痛、痰飲咳嗽、黃疸、急性肝炎、月經不調、閉經、蕁麻疹、跌打損傷等有較好療效。
虎杖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莖,性平味苦,可祛風、利濕、破淤、通經,對黃疸、膽結石、風濕性關節炎、淋濁(表現為小便頻數、疼痛、混濁等)、淤阻經閉、跌打損傷、燒燙傷等有較好療效。體外應用虎杖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杆菌、傷寒及痢疾杆菌等有一定抑製作用。
虎頭蕉蘭科植物金線蘭的全草,性平味甘,可祛風、舒筋、養血。虎頭蕉常用於治療膝關節痛、吐血、糖尿病、腎炎、膀胱炎、小兒驚風、重症肌無力、毒蛇咬傷等。
虎皮草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的全草,性寒,味苦澀,可清熱、平肝、解毒、生肌,對小兒驚風、燙傷有較佳療效。
虎耳草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性寒味辛,有清熱、解毒、涼血功效。虎耳草對中耳炎、濕疹、風疹瘙癢、痔瘡、肺熱咳嗽、吐血等有較好療效。
虎掌草毛莨科植物草玉梅的根或全草,性平味苦,可清熱解毒、活血舒筋,對喉炎、風濕痛、瘧疾等有較好療效。
虎尾蘭龍舌蘭科植物虎尾蘭的葉,性涼味酸,可清熱解毒,對感冒、支氣管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有一定效果。
除了這些名字帶“虎”字的草藥,一些中藥成方也以“虎”為名,雖說有倚虎威之嫌,但其效用的確不凡。
白虎湯本方出自《傷寒論》,為中醫藥經典名方。它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可清熱生津。白虎湯對陽明經熱盛或濕熱病氣分熱盛證(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口幹舌燥、煩渴引飲、麵赤惡熱、大汗出、舌苔黃燥,脈洪大)均有較好療效;現也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大葉性肺炎等病的治療。
獨虎散本方主要成分為五倍子,外用可治脫肛不收。
虎力散本方由製草烏、白雲參、三七、斷節參組成,可驅風除濕、舒筋活絡、行淤、消腫定痛。虎力散多用於風濕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創傷流血等的治療。
四虎散本方由生天南星、生草烏、生白附子、生川烏組成,可溫散寒痰、消除腫痛。四虎散多用於跌打損傷、寒濕痰滯、腫脹痹痛的治療。
以上中藥雖含虎字,但大多“名不副實”,並非取自虎身。事實上,老虎一身都是寶,如虎骨、虎鞭等,藥效甚佳。但因其為珍稀動物,國家明令保護,故本文未加以介紹,也建議大家不用此類藥物。此外,如需使用上述藥方,請務必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免導致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