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門藝術:善於識別人才
在一個企業裏,一些工作人員的巨大潛力被無謂地浪費掉或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是常有的事。為了企業的利益,主其事者應善於識別企業裏的“明星”,使之不被埋沒。
怎樣識別你企業裏的“明星”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考察:
(1)他有沒有雄心壯誌
明星人物必然有取得成就的強烈願望。他通過更好地完成工作,不斷地去尋求發展的機會。
(2)有無需要求助於他的人
如果你發現有許多人需要他的建議、意見和幫助,那他就是你要發現的明星了。因為這說明了他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他的思想方法為人們所尊重。
(3)他能否帶動別人完成任務
注意是誰能動員別人進行工作以達到目標,因為這可以顯示出他具有管理的能力。
(4)他是如何做出決定的
注意能迅速轉變思想和說服別人的人。一個有才幹的高級管理人員往往能在相關信息都已具備時立即做出決定。
(5)他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他是一個很勤奮的人,他從不會去向老板說:“我們有問題。”隻有在問題解決了之後,他才會找到老板彙報說,“剛才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這樣處理,結果是這樣。”
(6)他比別人進步更快嗎
一個明星人物通常能把上級交代的任務完成得更快更好,因為他致力於做“家庭作業”,他隨時準備接受額外任務。他認為自己必須更深地去挖掘,而不能隻滿足於懂得皮毛。
(7)他是否勇於負責
除上麵提到的以外,勇於負責是一個企業人才的關鍵性條件。
俗語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歎,從這句話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能夠統領大局的人才,太難得了。將才在領導者與最基層執行者之間起著紐帶和橋梁作用。所以,識別將才有以下的五個標準:
(1)不怕死
即將才首先要有一種舍生忘死身先士卒、敢於衝鋒陷陣的精神,才能激發士兵甘拋頭顱,願灑熱血,愈險愈勇;其次,要有獻身事業、以身作則的意識,隻有自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事業之中去,才有資格向自己的部下提出更高的要求。
吳起帶兵,立足於士兵之中,以身作則,深得廣大士兵的愛戴,作戰時,都能奮勇向前,每戰必建功立業。
(2)公、明、勤
不公則人心不服,沒有凝聚力的集體是不會有戰鬥力的;不明則是非不清,沒有明確的意圖,會使人無所適從;不勤則軍紀弛廢,事務得不到認真及時的處理。所以,將才隻有自身做到公、明、勤,才能帶出一支過硬的隊伍。
韓信用兵,賞罰分明,被譽為可統百萬雄兵的將才。
(3)薄名利
過分追求功名利祿的將才,必然不會很好地控製個人的欲望,當自己的晉升不能如願時,就會怨氣衝天,這樣的將才再有才能,他也會影響屬下去為蠅頭小利而自傷和氣。
“大樹將軍”馮異不計名利,為後代之楷模。
(4)身心健康
為將之才上要溝通領導,下要聯絡士卒,既動腦又動手,十分操勞辛苦。如果身體虛弱的人,會因過度勞累而受不了,甚至染病而荒廢軍務;如果缺乏精神支柱的人,就會因日久而產生厭煩情緒,離心離德,難勝重任。所以對於將才來講,體格強健、精神飽滿是很重要的。
周瑜英雄蓋世,可惜英年早逝,令人為之扼腕歎息。
(5)義膽忠肝
如果說為將之才必須要同時具備以上四點要求有些過分的話,那麼這第五點是絕對不可少的。因為將才有高下之分,也各有所長,有的人多謀善斷,有的人沉著勇敢,有的人胸懷韜略,有的人身藏絕技,各自會發揮不同的作用。但無論何種人才,若沒有起碼的義膽忠肝,血氣良心,則最終是無法使人信賴和依靠的。”
三國時期,孫權15歲便繼兄位成為江南霸主,因此,特別重視起用年輕人擔負重大責任。周瑜任大都督掌全國軍事時,年方24歲。老將程普多次羞辱這位年輕的統帥,由於周瑜對孫權的一片忠心,為東吳的大局考慮,周瑜並不為之動怒。
魯肅投奔孫權受信任時也才20歲出頭。名將呂蒙20來歲為橫野呂郎將,孫權勸其讀書,呂蒙長進神速,駐陸口獨當天下名將關雲長,並最終將其擊敗。統率吳軍拒70萬蜀軍的陸遜是個書生,劉備視他為“黃口孺子”,大意輕敵,最後卻被陸遜所追逐,敗亡白帝城。看來,破除論資排輩,要有識人之明,重用赤膽忠心的能人,是孫吳人才輩出並長期保持實力不衰的一個要訣。五代時,很有作為的周世宗柴榮在選人用人上,也反對隻看資曆和過去的功勞,或依仗特權“走後門”。他除了重視科舉,注意通過朝廷正規途徑搜羅人才外,還敢於不拘一格使用忠心耿直之人。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周世宗繼位不久,就擬升樞密副使、右監門衛大將軍魏仁浦為樞密使、檢校太保。有人議論魏仁浦沒有經過科舉及第,世宗反駁說:“顧才何如耳?遂用之。”又如,王樸在《平邊策》一文中表現他的遠見卓識。周世宗看後,十分賞識他的才能。不久,即提升王樸為左諫議大夫,開封府知事。
隻有一流的人才才會造就一流的企業,如何篩選識別和管理人才證明其最大價值,為企業所用,是企業領導者麵臨的最頭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