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資本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
資本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極為低下,具有極大的負效應。1952~2002年,資本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06%,對資本生產率增長率的貢獻為73.10%,對總產出增長和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的貢獻率也大體為 -6.90%和 -28.04%。資本生產率總配置的負效應反映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資本配置嚴重不合理。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除了存量資本大量流向資本生產率較低的產業部門之外,增量資本在產業部門之間的分配也嚴重失衡。由於投資配置和生產力布局的嚴重失衡,使資本流入過多和過少的產業部門的資本生產率增長速度均大大降低,導致資本總配置出現嚴重的負效應。
改革前,1952~1978年,資本生產率總配置的負效應高達1.41%,竟為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的近5倍,占經濟增長率的比重也高達-12.61%。與改革前相比,改革後的資本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盡管仍為負數,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979~2002年,資本生產率總配置的負效應降為1.03%,占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的比重降為12.10%,占經濟增長率的比重為4.91%。資本生產率總配置的負效應的降低使總的資本生產率由改革前2.85%的負增長變為改革以來0.12%的正增長。
3.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
與資本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相比,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卻截然不同。總體而言,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相對較高。1952~2002年,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的年平均增長率為0.85%,對總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貢獻為17.07%,對總的綜合要素生產率和總產出增長的貢獻分別大體為22.49%和5.53%。
改革前,1952~1978年,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年平均增長率為0.75%,對總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貢獻為21.55%,對總的綜合要素生產率和總產出增長的貢獻分別大體為 198.53%和5.49%。相對於改革前,改革後,1979~2002年,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年平均增長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達1.04%,原因是1978年實行農村經濟體製改革後,壓抑很久的農村勞動力的積極性被釋放出來,農村勞動力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轉移的速度很快。1984年實行的城市經濟體製改革也為城市吸納農村勞動力創造了條件。社會勞動力的流動使勞動力流出的第一產業和流入的第二、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都得以提高,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總配置效應和總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提高。
三、資本配置對資源總配置效應的影響
我國資源總配置效應很低,與資本再配置的負效應有很大關係,它集中表現在部門之間產出效率、部門之間資本—勞動比率和勞動生產率的不協調。部門之間產出效率的差距反映了經濟的非均衡。在資本配置中,如果部門之間資本平均產出率和邊際產出率的差距很小或趨於縮小,就會減少經濟的不均衡度從而帶來總配置效應。如果部門之間資本平均產出率和邊際產出率的差距很大或趨於擴大,則會增加經濟的非均衡度從而降低總配置效應甚至帶來負效應。部門之間資本—勞動比率和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反映了部門之間資本技術構成的差別,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部門之間資本投入速度差別即資本的部門配置變化決定的。隨著工業化過程的演進和經濟的發展,初級產品部門的資本—勞動比率和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大大高於製造業和服務業,因而部門之間的資本—勞動比率和勞動生產率差距不斷縮小。它從更廣泛的意義上減少了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從而帶來了總配置效應;如果初級產品部門的資本—勞動比率和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明顯低於製造業和服務業,表明部門之間的資本—勞動比率和勞動生產率的差距不斷拉大,從而增加了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和帶來總配置負效應。
1.三次產業的資本產出效率。
從總體情況看,三次產業資本的產出效率差異很大。1952~2002年,第一、二、三產業資本產出率的年平均數分別為0.6558、0.3255和0.1910 ,邊際產出率的年平均數分別為0.8044、0.3211和0.1289.第一產業資本的平均產出率分別為第二、三產業的2.01倍和3.43倍;第一產業資本的邊際產出率則分別為第二、三產業相應數字的2.51倍和6.24倍。三次產業的平均產出率和邊際產出率的差距均很大,邊際產出率的差距遠遠大於平均產出率的差距。這表明新中國成立以來資本再配置不僅沒有使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度降低,反而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失衡狀態。
改革前,1952~1978年,三次產業的平均產出率分別為0.6228、0.3059和0.2253 ,邊際產出率分別為0.6987、0.1630和0.0412.三次產業資本的產出效率差別很大,特別是邊際產出率,第一產業竟為第二產業的4倍多,超過第三產業的15倍。這表明改革前我國資本配置處於極度失衡狀態,資本配置效率極其低下。與改革前相比,改革後三次產業的資本產出效率差距有了較大的縮小。1979~2002年,三次產業的平均產出率分別為 0.6806、0.3403和0.1654 ,邊際產出率分別為0.8749、0.4266和0.1874.第一產業邊際產出率與第二產業的差距降低為2.05倍,與第三產業的差距降低為4.67倍。這表明改革以來我國資本配置失衡狀態有了較大的改善,資本配置效率有了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