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風險管理模型在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投資與管理
作者:顧欣 霍宇輝
【摘 要】當前,VaR風險管理模型已成為世界金融行業風險管理的主流方法,但是,金融危機的爆發讓我們不得不深思這種技術。本文從VaR的定義出發,通過比較VaR的不同計算方法,進而對其在我國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VaR;風險管理;計算方法;應用分析
一、VaR的基本概念
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場波動水平下即一定的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資產或者證券組合的最大可能損失。作為一種綜合性風險測量技術,該方法最早產生於民間研究機構,直到1994年,摩根銀行首次在網上公開其RiskMetrics VaR軟件的技術文件,之後,技術人員不斷完善該模型,使其逐漸成為能夠衡量證券價格、外彙彙率、商品價格等各種風險因素的風險管理模型。1996年,美國財政部貨幣監管署等三大金融管理機構聯合規定美國所有銀行必須采用VaR風險管理方法,並定期出具評估報告。
隨著金融市場自由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發展,逐漸產生了新的組合風險衡量指標,注入β係數、久期、希臘字母等,這些指標具有顯著的單一性,都是針對特定的市場範圍或者風險類型進行衡量的,無法有效的反映多元化資產組合的整體風險狀況,因此,金融市場的風險和競爭的加劇越來越要求金融機構建立起一種更加精確、直觀易於判斷的風險管理技術來全麵反映其所承擔的風險。
VaR風險管理方法運用現代統計,不僅放寬了傳統資產組合對正態分布的假設,而且從客觀和主管兩方麵全麵衡量各類資產組合的整體風險,對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有著裏程碑的意義。並且,VaR為金融機構之間衡量風險提供了一致的市場標準,有助於監管機構加強統一監管。
二、VaR的主要計算方法
(一)方差—協方差方法
所謂方差—協方差方法,是指在假定資產組合價值變動服從正態分布,進而計算相應的組合受益方差、標準差和協方差,進而求出一定置信水平下分布偏離均值的臨界值和VaR。方差協方差方法是傳統的VaR測度方法,對於許多設施簡陋的條件下是很有用處的。
(二)蒙特卡羅方法
所謂蒙特卡羅方法,是指運用計算機技術,利用模型輸入隨機變量集,產生從今天到VaR水平期所有風險因子變化的完整路徑,通過計算機的整合處理,得到最有可能的VaR。由於蒙特卡羅方法的靈活性,其已經站在了風險管理技術的最前沿,許多銀行、信托機構開始采用這種方法。
(三)曆史模擬法
所謂曆史模擬法是指通過對曆史時期內相關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化進行分析,狗仔具有曆史數據中特點的風險因子資產組合分布,進而更具這個分布,計算相應組合的VaR。在實際操作中,組合的價值常常通過利率和股票價格以及商品價格等的變化來反映。
三、我國金融風險的構成因素
(一)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常指由於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導致利率、彙率、股票和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而產生的金融資產的實際價值損失,市場風險往往受利率風險、彙率風險和價格風險的影響,其中,利率的劇烈波動將會對所持資產的價值的變化,同時,從利率期限結構的角度來看,如未構造出合理的期限、利率品種等,將不能有效應付各種風險變動。
(二)流動性風險
所謂流動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的資產不能滿足流動性需求的風險,一方麵可能是因為受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金融產品持有者無法平倉風險,另一方麵,可能是由於在合約到期時由於資金不足無法滿足保證金的要求而帶來的風險,這類風險在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管理不好往往會給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