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淡淡一笑,一語雙關道:“是來送先生的。”
費詩再抬眼望去,立時臉色巨變,驚道:“這是何處軍馬?”話音未落,一支勁箭破風而來,隊伍前麵的那名禁衛軍官,慘叫一聲便落馬而死。接著羽箭橫飛,一眾禁衛紛紛中箭。
趙舒在陣中大呼道:“是武陵蠻夷作亂。”指著旁邊的一座山丘道:“先退往此山,堅守待援。”說完,部下十餘家將便擁簇而行。費詩一臉驚恐,打馬跟在趙舒身後,隻走得幾步,就被一箭穿心而過,落馬而亡。趙舒看著他圓睜的雙眼,心中微微的一動,隨即又帶人撤退。
趙舒的十餘家將都有坐騎,在趙舒一聲喊喝之後,都一起先跑。而費詩帶的禁衛三停隻有一停有馬,剩下的步卒全被射殺。那對蠻兵人數也不多,就五六十騎,但弓硬弩強,又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趙舒帶著人馬不作抵抗,一心後撤,自然是一敗塗地。
趙舒帶著三十騎逃入山中,正要下令依險抵抗,就聽後麵蠻兵中有人喊道:“殺了漢人一個當官的,取首級回去獻給大王,一定有重賞。這些膽小鬼逃跑了,就放他們一馬。”接著一眾蠻兵大喊幾聲,又都呼嘯而去。
趙舒先派一名家將下去打探,確認蠻兵走遠,這才帶人馬下山,回到受伏之處。一片屍體狼藉,費詩的頭果然已經被取走。趙舒看著那隊禁衛,緩緩道:“這些蠻子是越來越放肆了,費先生已死,不如先回荊州再作打算。”
這一群小兵更不敢違背趙舒的意思,當下就地挖坑,將陣亡的將士埋掉。再以帳布將費詩的無頭屍體捆綁在馬上,又轉而向荊州來。
趙舒先譴人回去報信,至當陽便有桓易帶兵前來接應。回到荊州,使人以香木雕刻成頭狀,與屍體一起入棺,設靈堂,趙舒又不免大哭一場。
又過得三兩日,武陵太守急報,周邊的各蠻又蠢蠢欲動,望趙舒調兵支援。趙舒將鞏誌的奏報轉給伊籍,讓他帶著那群禁衛替趙舒去趟成都。自己又寫了一道請罪的上疏,先說自己“保護天使不力,以至死於賊人之手,臣誠惶誠恐,自請責罰”,又道“武陵各蠻不尊王化,擅犯天威,今大王受禪在即,當平叛以立國威。臣願起兵再次征討,使大王天威達於四方”。這道表章上去,趙舒就不信還能有理由一定讓自己回成都?就算有詔書來,怎麼也是這個月底,到時候再說什麼“戰事吃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等,隻要這“仗”一打起來,借口可就多了。
且不說伊籍帶人去成都,費詩的棺木趙舒在荊州給他風光大葬,趙舒親自在他墳前上了一柱香,心中默默禱告:“費先生,你的死可不是為了我的一己之私,也算是為漢中王盡忠。你自己走好。”趙舒轉頭看著不遠處的於禁墓碑,暗道:“文則,我會盡量匡正漢室,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