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8年,宋君偃稱王。史曰“宋王偃”,他為了樹立權威,讓臣民呼其為“萬歲”,並且在宋國開展肅巫運動,以“射天”之戲貶低神權。宋王偃驕橫無道,又喜淫樂,逐漸荒廢了朝政,如果宋國的公卿大臣有敢於勸諫的人,宋王偃就用箭將這些忠臣一一射殺,甚至在一日內連續射殺了宋大夫景成、戴烏、公子勃三人,他的殘暴性格就好像是夏桀,因此天下諸侯罵他是“桀宋”。
宋王偃的暴虐無道激怒了天下諸侯。公元前286年,齊泯王聽從縱橫家蘇代的建議,聯合楚國、魏國、燕國,舉四國之師一起討伐桀宋。宋王偃卻毫無懼色,大閱車徒,親自率領宋國軍隊,離城十裏,組織防禦,以防四國聯軍的攻擊。齊國大將韓聶的先遣部將閭丘儉率領五千人前來挑戰,宋兵沒有迎戰,閭丘儉派了幾個,聲音洪亮的軍士,登輜車朗誦桀宋十罪。宋王偃十分惱怒,命令將軍盧曼出戰。小戰了幾個回合,閭丘儉敗走,丟棄了很多車馬與器械。宋王偃登上壁壘,看見齊國軍隊已經失敗,十分高興,派出全部軍馬,直逼齊營。齊將韓聶又讓了一陣,退後二十裏駐紮,卻讓楚將唐昧,魏將芒卯率領二軍,左右包抄宋軍大營。
第二天,宋王偃以為齊兵已經不能應戰,於是直攻齊營。閭丘儉打著韓聶旗號,列陣相持,大戰了三十多回。宋王偃果然英勇無比,手斬齊將二十餘員,兵士死者百餘人,可是宋將盧曼也死在陣中。閭丘儉又大敗而奔,丟棄了很多車仗器械,宋兵爭先掠取,忽有人報告宋王偃說背後發現了楚魏二國的軍馬。宋王偃十分惱怒,連忙往回趕。走了不到五裏路,衝出一軍攔路,原來是齊將韓聶。宋王偃左右將軍戴直、屈誌高,雙車齊出。韓聶先將屈誌高斬於車下,戴直不敢交鋒,隻能保護宋王偃,邊戰邊走。
回到睢陽城時,守將公孫拔認出是自家軍馬,開門放入。三國合兵攻打城池,晝夜不息。忽然又有大軍來到,是齊閔王恐怕韓聶不能成功,親率大將王蠋,太史敖等人,帶領了三萬精兵前來相助,四國軍馬更加強壯。宋軍聽說齊王親自領兵,人人喪膽,個個灰心。再加上宋王偃不體恤士兵,黑夜白天驅使男女守望,又沒有一點恩賞,使得民眾怨聲連連。戴直對宋王偃說:“現在敵人勢力很大,我們這邊軍心動搖。大王不如放棄城池,暫且去河南,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宋王這時候一片圖霸之心都化為了秋水,歎息良久,與戴直半夜棄城而逃。
隨後,公孫拔豎起降旗,迎齊閔王入城。齊閔王進城後一邊安撫百姓,一邊令諸軍追逐宋王偃。宋王偃想要逃往秦國,當他衝破重重圍堵,走至魏國溫邑時,被追兵趕上。追兵先捉住了戴直,宋王偃跳入神農澗中想要自殺,但沒有死掉,被軍士拉了出來,斬首示眾,傳首睢陽。滅了宋國之後,齊、魏、楚三國分割了宋國的領土,宋國人離散各地,淪為了各國之奴。商宋自公元前1061年微子啟始封,到公元前286年隨宋王偃而亡,共傳了三十三世,曆經775年國亡。
宋王偃雖然善於用兵,治軍嚴謹,之前也成就了一番霸業,可是他驕揚跋扈,暴虐無道,天下人群起而攻之,最後隻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一個人有能力是件好事,但是怎麼樣對待自己的能力卻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我們不能因為剛開始小小的勝利就驕傲自滿,以為天下盡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殊不知驕橫跋扈,隻會失去人心,使得原先幫助自己的人離自己遠去,甚至會揭竿而起,反對自己。如果到眾叛親離的時候才醒悟,那就太遲了。我們待人接物從一開始就要與人為善,平易近人,隻有這樣才能更大地獲得別人地協助,完成自己的霸業之圖。
9.不要占了老大的風光
老大,顧名思義,就是比你地位高,權勢大的人。工作中上司是老大,學習中老師是老大,甚至回到家老婆是老大。無論在何種環境中,都要謹記不能占了老大的風光。在家裏也許是小小口角一番,在職場或生活中就要吃大虧了。
小劉寫得一手好文章,但他經常在領導麵前賣弄,鼓吹自己的水平,對比自己水平差的人冷嘲熱諷。一次,他和領導共同完成了一篇報告,其主要成就自然屬於小劉,這不說大家心中也能明白。但他偏愛邀功,時不時在人前賣弄:“某局長和我一起發的那篇文章其實全是我寫的,他隻不過掛個虛名。”
這話傳到了領導耳朵裏,領導很不高興,由此也得出結論:這種人不能重用,不會辦事,隻懂爭功。可想而知,在這位領導的手下,小劉的仕途不會有大的發展。
作為下屬,在實際工作中有所成績,才華有機會展現,這離不開本人的辛勤工作,但功勞再大也不能忽視領導,推功表明你目中有人、尊重領導,承認上司的權威和領導,也顯示了你對他的支持,並且可以避免鋒芒過露,功高蓋主,將自己陷於危險的境地,不至於使上司感到一種可能產生權力挑戰的威脅,從而心理失衡,影響今後的工作。你應明白,上司總需要一些忠心耿耿的追隨者和支持者在自己的身邊,一旦他把你當自己人看待,那就等於為你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鋪墊。
徐副處長很有才能,工作也幹得十分出色,在別人看來,他各方麵的能力要超過他的上司。但是他幹出成績來總是歸功於上司的正確領導及同事們的支持,因此聲譽頗高。由於他處處維護“一把手”的臉麵,“一把手”對他十分器重。有時一些精彩出色的意見付諸實施而獲成功,徐副處長便將功勞歸於上司,讓他感到主意是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下屬在教他,因此上司對徐副處長的青睞程度大大提高。後來,當同一係統的另一單位需要一位正職時,這位“一把手”極力向上級保舉他的這位副職,並終於如願以償。現在,徐處長幹得又很不錯,可以推斷他的前途是光明的。
這種方法深諳以退為進之道。在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盧俊義就深諳此道。
梁山有一派係是盧俊義派係。盧俊義上梁山的日子不長,主要成員是忠心耿耿的燕青,在北京坐大牢時結下生死情誼的石秀,還有幫助他的蔡福、蔡慶兄弟。楊雄、時遷和石秀是一體的,所以因石秀的關係,這兩人也可歸在盧俊義的派係。
晁蓋死後,宋江自然應當接替主位。可是晁蓋死前對宋江說:“賢弟莫怪我說,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這段話出了道難題。因為宋江武藝平平,甚至連李逵、劉唐、三阮都有可能生擒史文恭,而宋江卻無此能力。宋江而要做老大,必定要違背晁蓋的遺訓,但必須做得巧妙,做得水到渠成,才能使自己當老大具備合法性。這也是他為晁蓋發喪後,沒有立即攻打曾頭市為晁蓋報仇的原因,他必須找一個在梁山沒有根基的人來完成報仇大業,此人將會不好意思,也沒有膽量坐上第一把交椅。
盧俊義一上梁山,宋江就把為晁天王報仇之事提上日程。策反了鬱保四,讓他引誘史文恭深夜來劫寨,而自己大隊人馬又去劫曾頭市。宋江盡將主力派去攻打曾頭市,如楊誌、史進、魯智深、武鬆、朱仝、雷橫、李逵等人,單讓盧俊義、燕青主仆埋伏在西門,最後活捉了史文恭。此時,宋江方才提起晁天王的遺訓,讓盧俊義做老大。盧俊義何等聰明,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大名府了,走投無路隻有上梁山。此時就他和燕青兩人,麵對的是宋江培植已久的心腹,他哪敢不要命,坐上這個發燙的第一把交椅。
在兩人互相推辭時,眾人也推舉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吳用說:“兄長為第一,盧員外為第二,大家都會服氣。兄長若如是再三推讓,恐怕冷了眾人之心。”李逵大叫:“我在江州舍身拚命跟了你來,眾人都讓你一步,我天不怕地不怕,你隻管讓來讓去幹什麼?我性起殺起來,各自散夥好了。”武鬆說:“哥哥手下許多軍官,都是受過朝廷誥命的,他隻是遵從哥哥,如何肯遵從別人呢?”劉唐說:“我們起初七個上山,那時便有讓哥哥為尊之意。今日卻讓別人?”魯智深說:“若兄長要這許多禮數,我們大家各自撒開算了。”
宋江為了表示自己對晁天王遺訓的充分尊重,卻說:“我另外有個道理,看天意是如何,方可定奪。”他們用抓鬮的方式,決定宋江領軍打東平府,盧俊義領軍打東昌府,誰先贏了就做梁山泊之主。此時,盧俊義麵臨的是一場必須打輸的戰爭。一場勝利固然不容易,但要打輸而且輸得沒有破綻更不容易。先看兩支人馬的組成情況。宋江帶領的是:林衝、花榮、劉唐、史進、徐寧以及三阮等人,全是一心一意為其殺敵立功的人馬;盧俊義帶領的是吳用、公孫勝、關勝、呼延灼、朱仝、雷橫、索超、楊誌等人。這些一心想讓宋江做老大的人怎會三下五除二打下東昌府,而讓吳用在這一邊是為了防止要是一不留心盧俊義沒把握好,鬼使神差地先打下東昌府,那就把戲演砸了。盧俊義的自覺加上吳用的監督,再加上眾將領的心思,這場戰爭必輸無疑。
宋江打下東平府後,得知盧俊義敗在張清手下,還對眾人感歎道:“盧俊義真是如此無緣啊!我特地教吳學究、公孫勝都去幫他,隻想要他見陣成功,坐這第一把交椅,誰想又逢對手!既然如此,我等眾兄弟引兵都去救應。”此時沒準他心裏在說:盧俊義小子很知趣呀,看來讓你當“二把手”俺還放心。
“二把手”的生存之道,真是門大學問。把掌聲讓給別人,怎麼讓也是一門藝術。但首先我們要懂得讓位,就像盧俊義一樣,假若他傻乎乎地坐了第一把交椅,應該不出幾日,便會坐不穩跌下來,眾人也不會服氣他的。在這種時候退居二線,保全自己才是上策,盧俊義也正是這麼做的。知趣讓賢,本就是一種美德,假如別人比你勝任,又何樂不為呢?
10.別在老虎麵前稱大王
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樣的“猴子大王”並不是真正的大王,這隻不過是在別人手下做一個小小的官而已,這樣的官,一旦真正的大王發起威來,隻有馬首是瞻、俯首稱臣、阿諛奉承的份了。大王一個不高興,小命恐怕都難保,且大王本身也會看不起這樣的人,還不如硬氣剛直的漢子值得尊敬。搞不好就會身敗名裂,掉入人生的穀底。
1996年6月,在俄羅斯大選中爆出了一個大冷門:列別德單槍匹馬競選總統,獲得了15%的選票,名列第三,後來,葉利欽為了蟬聯總統,將列別德招至麾下,委以安全會議秘書和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重任。這使支持列別德的選民轉而支持葉利欽,使葉利欽在第二輪選舉中奠定了勝局。列別德名聲大振,成了政壇的大紅人。連葉利欽都預言:列別德將成為2000年的俄羅斯總統。
可是,就是這位政壇紅人,在10月17日,被葉利欽撤銷一切職務。僅僅121天,這位被稱為“明星政治家”的人被攆出了克裏姆林宮。
列別德的下台,主要起因在於和50歲的內務部長庫利科夫的爭吵。庫利科夫得到葉利欽的支持,又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的盟友,他是克裏姆林宮裏參與決策車臣戰爭的“強硬派”。但是,當列別德進入克裏姆林宮,把手伸向庫利科夫權力範圍內時,庫利科夫當然就和他發生了對抗。列別德雄心勃勃,獨自同車臣反政府力量達成了在車臣停火和俄軍撤出的《哈薩維尤爾特協議》,這個舉動使他獲得了一定的聲望,但他處理獨斷,引起庫利科夫的巨大反感。庫利科夫堅決反對從車臣撤軍……列別德針鋒相對,還把車臣戰爭責任推給庫利科夫,認為庫利科夫判斷失誤,根本不配當內務部長,並要他辭職。列別德還要葉利欽在他和庫利科夫兩人之間做出選擇:“有他無我,有我無他。”一下子使矛盾激化起來。
列別德把上下左右的同行們都批評了一遍:他攻擊切爾諾梅爾金政府的經濟政策不是維護國家利益,而是有利於某些“勢力集團”;他指責總統辦公廳主任丘拜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想充當俄羅斯的“攝政王”;他又阻撓葉利欽總統任命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巴圖林擔任負責高級軍職任免機構的領導人;他一再攻擊庫利科夫,而且要其“引咎辭職”;最後,他又和以前的好友、國防部長羅季奧諾夫吵翻,他誰也看不起,而且野心勃勃。他剛擔任安全會議秘書,就要求擴大安全會議的職能,還起草了新章程,以國家安全為由,把自己的手伸進外交、經濟等領域。他還不知天高地厚,提出增設副總統的職位,毫不掩飾他要當二號人物的企圖。他居然對德國《明鏡》周刊記者說,他不一定要等到2000年才成為葉利欽的接班人。後來,葉利欽檢查出心髒有病,他竟冒天下之大不韙,要求總統“暫時”下台,表示“總統有病就應交出權力”,還準備競選總統,同科爾紮科夫一起,組建競選班子……
這一切都被葉利欽看在眼裏,葉利欽在1996年10月初發表電視講話,指責“有些人”以總統生病為理由,謀私利,搞小動作,急於“換總統像”。
這表明,葉利欽已經不能容忍列別德了。果然,在10月17日,葉利欽在電視講話中撤消了列別德的一切職務,其罪狀的第一條就是列別德在未征得總統許可的情況下采取一些有損國家利益的行動,破壞了領導班子的團結。
列別德縱有萬般才華,也輸定了。
列別德就這樣失敗了。敗在了自己的狂妄之下,敗在了“老虎”葉利欽之手。但當他知曉這一切時,一切都太晚了。
11.不妨適當裝裝傻
裝傻,並不是真傻,是智者在自我保全的招數,是化解危機的急就章。人們常說“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岌岌可危。做人自然應該低調一點、謹慎一些。這個世界上平庸的人太多了,你有本事已經不惹人喜歡,卻又要驕傲,一驕傲就會目中無人,那就更會惹人嫉恨。人是不能太有本事,否則你不想得罪人也不行,那些本來躊躇滿誌的人,當你的本領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和利益時,妒忌、眼紅就相繼而至,想置你於死地而後快的人就會多了起來。這個時候,適當地裝一下傻可以化解危機,反敗為勝。
塔克文是羅馬的最後一代國王,他殘暴地殺害了布魯圖斯的父親和哥哥。布魯圖斯裝成傻子才得以幸免。
布魯圖斯裝傻子裝得極為逼真,以至於整個宮中的人認為他可以作為笑料被留在宮中任意行走。國王經常把他當作開心的玩物。
羅馬有個美女聖瑟雷提亞,她已經嫁了人,卻被國王搶進了宮,但她拒不從命,為了貞潔和自由而自殺了。
布魯圖斯去找這個美女的丈夫和父親,要他們發誓為她報仇。他得道多助,撕下了傻子的偽裝,用慷慨激昂的演說動員起人民,又贏得了軍隊的支持,終於推翻並放逐了國王,結束了羅馬的專製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布魯圖斯和他的戰友考拉提督斯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不隻西方有這樣的例子,中國曆史上也屢見不鮮。早在三國時代,劉備建立的蜀漢王朝隻統治了42年,就被魏國滅掉了。當時,魏國雖是由曹操的後代居皇位,而大權早落在了西晉的開創者司馬昭父子的手中。後主劉禪做了俘虜,他和蜀國的一些大臣,都被東遷洛陽。雖然劉禪已身在司馬昭的控製之下,但司馬昭仍對他不放心。
一天,司馬昭又來試探劉禪:“很想念蜀國嗎?”劉禪說:“在這裏很快樂,不想念蜀國。”過了不久,司馬昭又和劉禪會宴,並且特地替他安排了蜀地的音樂。在座的其他人都表現出很感傷的樣子,可劉禪卻顯得很高興,有說有笑。司馬昭對他的心腹賈充說,“做人不動情感,竟然能夠達到這種地步麼!像這樣的人,即使諸葛亮活著,也不能保蜀國長治久安,何況才能遠不及諸葛亮的薑維呢?”賈充說:“如果不是這樣,您怎麼能夠吞並蜀國?”
跟隨劉禪來到洛陽的前蜀國秘書令郤正聽說這事兒,連忙求見劉禪,說:“如果以後晉王(指司馬昭)還這麼問你,你應該流著眼淚回答他:‘父母親的墳墓都遠在蜀地,一想起這事兒,心裏就很難過,沒有哪一天不想蜀國的。’然後你就閉上眼睛,做出思念的表情。”不久,司馬昭又問劉禪想不想蜀國,劉禪就按照郤正說的那樣回答了他,然後閉上眼睛。司馬昭說:“怎麼像是郤正說的話呢?”劉禪故意驚奇地睜開雙眼,望著司馬昭說:“您怎麼知道的?”周圍的人都一起大笑起來。如此,劉禪竟活到了公元271年,在洛陽去世。
“裝傻”是為了日後的飛黃騰達、東山再起,但當麵臨無法挽回的局麵時,當麵對連生死都難料的境遇時,能夠保住生命可能更重要。
劉禪忍下司馬昭對他的嘲笑與輕視,以裝傻充愣來敷衍司馬昭,從而表現出他毫無野心的心境。亡國之恨不可能一點沒有,但畢竟能老而善終。個人追求不同,我們不能去強求劉禪的選擇,但“裝傻”的態度的確是值得借鑒的。
到了宋朝,宋高宗趙構就成功地運用了一把“裝傻”的策略。
金兵南下,將宋朝首都開封圍了個水泄不通。趙桓(後為欽宗)為解城下之急,曾讓張邦昌陪同自己的弟弟康王趙構帶著地圖、和議書、金銀珠寶到金營求和,康王趙構和張邦昌就此被金朝扣為人質。
趙構見了金國元帥,便裝起傻來。同來的張邦昌低頭哈腰,奴顏婢膝,甘做金國走狗。趙構卻呆呆而立,癡癡地直視人不動。金國元帥以為趙構真是白癡,這樣的人質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便把他放回去,要求宋朝另派皇子為質。
趙構賣傻成功,掙脫金人牢籠之後,被宋欽宗任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起兵勤王。後來金兵攻破開封,把城中的徽宗趙佶和欽宗趙桓,以及宋朝皇親國戚,子女玉帛,悉數擄走,北宋宣告滅亡。
趙構因領兵在外,避免了這場劫難。他不但幸免於難,而且已招兵買馬,擁有8萬之眾。
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去,宋朝群龍無首,國內一片混亂,趙構率兵來到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時,諸路統兵將領宗澤、韓世忠等齊集南京,擁立趙構為皇帝。趙構稱帝後,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重建了宋王朝,後建都臨安,趙構就成了南宋第一個皇帝。
裝傻不是真傻,是迷惑敵人,追求自保,追求功名的大勝之道和自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