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店小二敲門進來道:“請問你是不是劉秀,劉公子?”劉秀道:“嗯,在下便是。”店小二道:“這有你的書信。”劉秀一愕,道:“我的書信?誰送過來的?”店小二道:“不清楚,我隻是負責送書信。”說完便退出房間。
陰麗華道:“秀大哥,書信說什麼?”劉秀道:“是王邑邀請我去大司空府。”陰麗華不解道:“王邑?王邑怎麼知道你?”劉秀道:“我也不明白,我剛進長安,他怎會知道我?”陰麗華道:“是不是因為昨晚的辯論會?”劉秀道:“嗯,有可能。”陰麗華道:“王邑是王莽的從弟,扶持王莽做上皇帝立了大功,現任大司空,位列三公。此人對王莽忠心耿耿,深得王莽信任,也不是什麼好人。秀大哥,你要去嗎?”
劉秀想起師傅陳道一說的《韓信兵略》就藏在大司空府,心想道:“《韓信兵略》若真的藏在大司空府,可以趁這個機會前去探明情況。”便道:“王邑深得王莽信任,掌握實權,此人得罪不得。況且這次邀我前去,並無惡意,去一趟也無妨。”
陰麗華覺得有理,便道:“秀大哥前去可要小心。”劉秀道:“嗯,紫兒放心,我會盡快回來。你就留在房間,不可亂跑。我回來若見不到你,會慌亂。”陰麗華笑道:“你有什麼好慌亂的?”劉秀道:“我怕你不見了。”
陰麗華笑道:“怎會不見呢?”劉秀道:“紫兒,我怕這是一場夢,離開你便會夢醒。”陰麗華用力捏了一下劉秀手臂,劉秀大叫一聲痛。陰麗華笑道:“秀大哥,你不是在夢中,這是真的。”劉秀幸福地摸摸被陰麗華捏過的地方。
劉秀在下人帶領下來到大司空府大堂,隻見鄧禹也坐在大堂內。
下人對王邑道:“大人,劉秀帶到。”
王邑見劉秀即開心道:“果然英雄出少年,一表人才,氣宇軒昂。”劉秀作揖道:“王大人過獎了,在下不敢當。”王邑哈哈一笑,道:“不需多禮。”然後指著鄧禹道:“鄧禹你認識吧,昨晚已交過手。”
劉秀道:“鄧兄有禮。”鄧禹站起來不悅道:“不敢,我們也隻是一麵之緣。”
劉秀問道:“王大人,不知你今日請我到府所為何事?”
王邑道:“昨日的辯論很精彩。”
劉秀道:“原來那辯論會是你舉辦的,怪不得獎賞豐厚。”
王邑笑道:“若為此得你這樣的人才,再多幾百兩也無妨!”
劉秀愕然道:“大人過獎了,我何德何能呢?”
王邑道:“你莫謙虛,老夫看人從不走漏眼。你和鄧禹將是能成大器之人,如有你們相助,我如虎添翼!”劉秀暗奇,自己和鄧禹皆是無名之人,何以見得將來必成大器?
劉秀道:“大人,我這次來京城是入太學讀書的,恐怕要辜負大人厚意了。”
王邑道:“不急,鄧禹也計劃讀太學,我可以等你們學成歸來。另外,我可以給你修書一封,將會省去很多麻煩。”
劉秀心想道:“若有王邑推薦信也不錯,省很多麻煩。紫兒也想入讀,若有王邑書信,就更方便了。”便道:“謝王大人,那在下便不客氣了。但大人可否多寫一封?我還有個同伴。”
王邑道:“好,沒問題,他叫什麼名字?”劉秀知道不能用陰麗華的名字,便道:“他叫陰識。”
不一會,王邑便用娟布寫了兩封推薦信交給了劉秀,劉秀接過道:“多謝王大人。”王邑道:“何必客氣,這是舉手之勞。”
劉秀問鄧禹道:“鄧禹兄,你也要入讀太學?”鄧禹點頭道:“嗯,我仰慕太學老師很久了,他們都是孔光的得意門生。”劉秀為求功名,想不到鄧禹卻為老師而來。
王邑道:“劉秀,你可知我現在所住的府邸就是當初韓信住的淮陰府?”劉秀雖知道,但仍道:“是麼?在下不知。”王邑道:“我為一介武夫,甚為崇拜韓信,所以我請求皇上把這個府邸賜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