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雜誌的調查發現,即使不斷加薪,無論商業、製造業還是谘詢業,企業都麵臨著員工背叛的問題。即便在高薪的支撐下,高科技企業的流動率還是高得令人難以接受,這說明巨額薪金並不能幫助組織挽留知識員工。美國管理專家霍根也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他發現無論在哪裏,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進行調查,無論針對的是什麼樣的行業,60%-75%的員工會認為在他們工作中,最大的壓力和最糟糕的感受來自於他們的直接上司。
領導者要獲得對成員的感召力、影響力,其中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魅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沒有魅力的領導者也能行使領導權,但同有魅力的領導者相比,領導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領導魅力是領導者所具備的非凡的品質,在領導活動中表現為對追隨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進而形成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的和諧關係,是一種對被領導者所起的一種權力難以達到的、心悅誠服地擁護和信任的影響力。領導魅力既是領導者的隱形素養,又是其為官為政受用終身的寶貴財富。
李嘉誠在總結他多年的管理經驗時說:如果你想做團隊的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地位,這可來自上天的緣分或憑仗你的努力和專業知識;如果你想做團隊的領導,則較為複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格的魅力和號召力。由此可見,領導者隻有把自己具備的素質、品格、作風、工作方式等個性化特征與領導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較好地完成領導任務,體現領導能力。沒有人格魅力,領導者的領導能力難以得到完美體現,其權力再大,工作也隻能是被動的。
領導魅力源於人格力量
在多數情況下,領導者使用他們的人格力量來鼓舞並說服追隨者。在領導魅力的幾個要素中,人格力量具有的魅力所占的比重最大。
人格的魅力是指開發和利用你最優秀的品質去影響他人。對我們個人來說,就是要力所能及地做到最好。當你聽到有人說“我們的老總激勵了我們”時,這是對人格魅力的正麵的評價。
人格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每一個人——不管是否處在領導職位上——都有人格力量。每個人都能使用人格力量去影響他人。也許有些人具有的人格魅力大於其他人,但是我們所有的人都具有大於我們所意識到的人格魅力。我們擁有多大的魅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利用我們擁有的魅力。
人格力量可以通過體能和智能兩方麵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來。當人們表現出他們性格中最佳的一麵時,人格力量的魅力就會得到發揮,這說明他們已經學會把那些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殊性格刻意地表現出來,並努力完善和表現這些個性中優秀的方麵,通過這種方法學會提高他們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對領導者來說更為重要。如果領導者沒有人格魅力,他們就不能鼓舞追隨者為達到新的目標而努力。領導者應該學會利用人格魅力去影響下屬,他們應該盡力發掘自身的人格魅力並且巧妙地在工作中發揮它們的作用。人格魅力是領導力的特殊品質,具備受歡迎的想象力,並鼓舞始終不渝的奉獻。
有的領導者具有超凡的魅力,有的則沒有。有超凡魅力的電影明星是票房收入的勝利者;沒有魅力的政治家要想當選會非常困難。
有魅力的人,有讓人們狂熱地追隨他們的明星特質。兩個極好的例子是,中國的領袖毛澤東和美國人馬丁·路德·金。他們都是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人,所以贏得了很多人的愛戴。
在職務賦予的力量天生就很弱的某些職位上,人格的力量就變得很重要了。比如,許多老師認識到,作為教室中領導者的角色,沒有讓人崇拜的權力,所以更需要磨礪他們的人格力量。
使用人格的力量是正確的,對許多扮演著領導角色的人來說(如學生會主席,行業協會的秘書長,愛好者俱樂部的組織者等),他們從人格力量那裏獲得的好處比從職位那裏獲得的更多。
領導魅力源於職位魅力
職位魅力源自於所處的職位,這種魅力不是來自於知識或經驗,也不是來自於你的人格特征,而是由職務所賦予的。職位魅力與你所擁有的職位聯係在一起,但與誰擁有這個職位無關。從被提升到某一領導職位上的那一刻起,你就擁有了職位魅力。這種職位魅力,有些人也把它稱作領導權威。
關於職位的力量,存在著兩種觀點——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觀點認為職位力量建立於人們在社會等級結構中所處位置的基礎上,並且這種力量是從最高層向最低層流動的。
而關於職位力量的自下而上的觀點針鋒相對地指出,職位力量從最低層開始流動,因為人們經常可以拒絕一項指示。通過回答“是”或者“不是”,人們在肯定或者否認他人的權威。如果下列四種情況得到滿足,人們便會接受一項命令:(1)人們理解這項命令;(2)人們相信這項命令與組織目標是一致的;(3)人們相信這項命令與自身利益是相容的;(4)人們在腦力和體力上能夠執行這項命令。
有效的領導者能夠確保他們發出的指示在其下屬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否則的話,命令可能會遭到抵製甚至是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