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領導的形象塑造(1)(2 / 3)

領導應該主動、熱情、及時、無私地幫助下屬解決生活中的急難之事,使下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對成績顯著、貢獻突出,並為領導所倚重的下屬,如果他們偶然提出某些偏高的要求,領導應將其表現作為一個重要參數加以考慮,不能為保持平衡,在待遇上與其他下屬一致對待。否則,出色的下屬也可能因為心有所憾而自行“褪色”。

6.重視反躬自責

領導對下屬隻有督促而無關心,這是下屬的遺憾;下屬對領導隻有禮貌而無敬重,這是領導的悲哀。作為一名領導,不要老是計較下屬是不是尊重自己,而是要時時刻刻地反躬自責,想想自己的所言所行是不是值得下屬敬重。如果領導能經常注意自責自糾,審視自己的言行,就有望得到眾人的擁戴,就能夠在下屬心目中樹立起可親可敬的良好形象。

領導不要不可一世

IBM公司之所以發展成為今天這樣的龐大規模,其原因完全得歸於一任董事長湯姆斯·華德遜。華德遜的經營方法完全是以自己的生活信念為骨幹,衍生而成。

華德遜原為美國北部紐約州的農家子弟出身,平素家訓甚嚴,自幼秉承父親教誨,生活舉止中規中矩。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父親就教育他:

平日待人接物,需有敬老尊賢之愈;

保持開朗個性,尤以誠實處世為實;

凡是要務在身,莫不全力以赴方罷。

華德遜奉之為自己的生活準則,終生信守不渝,並以此信念為IBM公司的建立與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種將生活理念融入工作的方式,並非華德遜所獨有。事實上,卓越的經營者或領導人,多半都懂得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確立經營方針及製定管理方法。懂得用人之法,方能使人盡展其才。

舉目四望我們的工作圈子,你會發現,許多“領導”並不足以配戴“卓越”、“傑出”或“優秀”這些桂冠,你甚至為此提出這樣的疑問:“我的單位究竟有沒有領導?”要注意的是,人們常說的最高主管並不一定就是領導。

在我們這個社會,無論是國家行政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都有自己的、各個層次的領導或主管領導,從他們中的個別人身上,你可以看到都有如下現象存在:

1.自以為是“領導”、“老板”,便覺得高人一等甚至數等。喜歡高高在上,喜歡發號施令,再等待結果出現;以少與員工見麵、少接觸等形式營造神秘氛圍,並期望在這種神秘氛圍中登上“神壇”;以為“領導”、“老板”是“特權”的代名詞,喜歡擁有各種形式的特權,比如豪華轎車、漂亮住房、華麗辦公大廳、隨呼隨到的下屬,諸如此類。

2.個人主義。或者赤裸裸,或者琵琶遮麵,隻顧及私人的利益、地位,以及自己的“外交形象”,隻有在自己利益受到損害時,才堅持原則,才明辨是非,才敢於堅持己見,不屈做“惡人”;對上、對下總是以“老好人”麵孔出現;最注意的事就是不讓任何人搶自己占據或者準備占據的職位;除了自己以外,什麼都不關心,總希望自己姓顯名揚,而要別人隱名埋姓。

3.傲慢自大,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認為員工尤其是藍領階層和女性員工懶散,沒有能力,忘恩負義,無論哪一方麵均不如自己,對一般員工沒有熱情和興趣,叫不出員工名字,不願接見員工,和員工關係不和睦,甚至僵化;不能容忍別人的反對意見,自己有錯,卻死不承認,還老是責怪別人,對他人所犯錯誤則認為是大不敬,應嚴加責罰。

4.言行虛浮,好耍小聰明,喜弄權柄。隻會滔滔不絕說話,說話時或興之所至、模棱兩可,或隻說自己認為員工愛聽的話,輕易許諾,諾後即忘,試圖給人特別有本事,特別有把握的光彩形象。事不成,諾不行時,臉亦不紅,心亦不慌,從不認為這是一種毛病;喜歡說些讓人“眩暈”的話,最喜把事情複雜化,喜歡“闡釋”單位最複雜的規章製度,認為別人弄不懂自己的話或事就足以顯示自己的聰明與高超;做事秘不示人,故弄玄虛……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上述諸般,很少會有人正視自己,正視這些現象,久而久之,造成自己所轄單位領導者與員工之間隔閡甚深,互不信任,彼此之間如盤中散沙,連一件小事也不能順利成就,更別說其他大事了。失敗之果,誰造成的?正是那些所謂的“領導”和“老板”。

寬廣的胸襟,恢宏的氣度

每個領導都要寬容大度。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氣質和情感,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尊重和承認。員工們在同等待遇和類似製度的企業中挑選棲身之所,最終吸引他們加入的大概就在於企業能否提供一個融洽舒適的工作環境,企業能否尊重自己的個性,滿足自己的工作表現欲望。因此,領導要有一種“宰相肚裏能撐船,將軍額上能跑馬”的寬廣胸懷,對員工溫和善良,謙遜禮讓。一個寬容大度的領導者必定是能夠容人、容錯、容褒、容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