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大都有一個弱點,喜歡為自己辯護、為自己開脫。而實際上,這種文過飾非的態度常會使一個人在人生的航道上越偏越遠。過而不文需要一種堅強的糾錯意識和寬廣的胸懷。一般人做不到這一點,首要的原因可能是虛榮心在作祟。一向認為自己各方麵的能力都不錯,很少有失誤發生,久而久之,自然養成了“一貫正確”的意識,一旦真的出現過錯,則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出於對麵子的維護,人們會找理由開脫,或者幹脆將過錯掩蓋起來。另外的原因是怕影響自己在他人中的威信及信任。其實,如果是作為下級,敢於正視自己的過錯,可能會更加得到領導的賞識與信任;如果是作為上級,則過而不文也會使下屬對自己更加敬重,從而提高自己的威信。
聞過則喜、知過能改是一種積極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隻有當你真正認識到它的積極作用的時候,才可能身體力行地去聞聽別人的善意勸解,才可能真正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不致為了一點麵子去嫉恨和打擊指出自己過錯的人。聞過易,聞過則喜不易,能夠做到聞過則喜的人,是最能夠得到他人幫助和指導的人,當然也是最易成功的人。而知過能改則是使一個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關鍵。“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了過失並不可怕,怕的是不思悔改、一味堅持,這種人是很難走向人生的輝煌的!
英明的總統和敢頂撞總統的將軍
回放一件往事,讓我們再一同品味那兩個個性鮮明、魅力十足的領導——英明的總統和敢於頂撞總統的將軍。
1930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被赫伯特·胡佛總統選為陸軍參謀長。當時,美國正值大蕭條時期,工業生產總值急劇下降,生產水平倒退了20年,十幾萬家銀行和企業倒閉,1000多萬人失業。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開始壓縮軍費,裁減軍人,一時間軍隊的日子很艱難。
麥克阿瑟任總參謀長的第二年結束時,陸軍已到了危急的地步。盡管他做了巨大的努力,但美國陸軍的經費還是不斷下降。1933年為3.04億美元,1934年為2.77億美元
20世紀30年代初的美國陸軍,正規軍隻有13萬,外加18萬國民警衛隊,在各國軍隊中居第16位。當時的美國陸軍不但在數量上少得可憐,在質量上也差得驚人。有報道說,美軍是世界上“裝備最差的”軍隊,對此誰也不否認。麥克阿瑟手頭所能掌握的陸軍隻有3萬人,其餘都在戍邊或在海外服務;能夠投入戰場的坦克有1000輛,其中隻有12輛是新式的;飛機有1500架,其中大部分已經過時。他警告道:“陸軍的兵力及其戰備水平已處在危險線之下。”當時曾有人描述說,美國軍隊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個氣喘籲籲地咧著大嘴,穿著不合身的軍服,歪歪斜斜地扛著一杆老掉牙的步槍,在廣闊無邊的國土上沒完沒了地走來走去”。
經費緊縮已經夠糟的了,但更嚴峻的挑戰之一則是來自國會孤立主義集團的政治壓力。他們想大幅度裁減常備陸軍軍官的數額,這種做法將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國會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強行讓一部分軍官暫時離隊,將這些軍官的薪金扣除一半,補貼給留在部隊的軍官。為了抵製這個提案,麥克阿瑟不知疲倦、毫不畏縮地進行抗爭。他把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國會的會議廳裏,激烈地抨擊孤立主義者,極力說服國會免除對陸軍的裁減。
在國會眾議院軍事事務委員會作證時,麥克阿瑟說:國家安全體係的基礎是常備軍,常備軍的基礎是軍官。軍官是國家安全體係的靈魂。一支陸軍,缺乏給養可以生存下去,缺衣少食也無關緊要,甚至武器裝備低劣也未嚐不可,但若沒有數量充足、訓練有素的軍官去指揮,那麼在戰鬥中是注定要失敗的。軍官隊伍是否有質量、是否充足,事關戰爭的勝敗。如果不得不削減國防體係,那麼應該最後再考慮削減軍官。如果你們要將士兵裁光,如果你們要把一切其他的東西都裁掉,我還是要給你們提一條職業性的建議,保留這12萬名軍官。他們是整個國防體係的發動機,在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中的每個人都頂1000個人用。隻有他們才能駕馭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群體,並把這個群體變成有戰鬥力的團隊。
同時,他嚴正指出:按照1920年國防法所規定的18萬陸軍軍官數字,現在還缺少6000名。“在很多情況下,全營隻有一名值勤軍官;這種缺少軍官的狀況,使美國本土正規陸軍的訓練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而要履行該法案要求陸軍所承擔的責任,從目前的12萬人中再行削減,將會嚴重危及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