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領導的形象塑造(3)(1 / 3)

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絕非一件易事;而要毀掉一個形象,卻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毀掉他人名聲、信譽的行家裏手便是新聞機構與新聞記者。正如專門分析美國總統競選的專家西奧多·懷特所說“世襲的新聞大王們可以使政客青雲直上;而在很多情況下,也可以使他們身敗名裂。”作為一個領導者,與新聞媒介、新聞記者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國,最會惹是生非的就是那些記者,而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總統。最能容忍、最不計較的也是那些總統。在美國曆史上,還很少有總統與記者對簿公堂的,盡管總統為新聞界的“正當或不當”的做法敗壞形象、殃及家小的大有人在。美國總統之所以能這樣忍氣吞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形象。如果總統起訴報界,不但很難勝訴,反而會敗壞形象,有損名聲。如當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與普利萊的官司最後是以總統敗北而告終。

美國總統福特在應付記者、保護形象上做得極其成功。當尼克鬆總統的名聲被弄得汙穢不堪時,福特上台了。為了擋住記者們的唇槍舌劍,自說憨人有憨福,不惜韜光養晦,“自己作賤自己”。記者聲稱,他的大腦因曾經在打橄欖球時受傷變得愚鈍,福特在召開記者招待會時,以再戴上舊時球帽的做法含蓄地進行回擊。福特的精明在於,他在別人攻擊他無能平庸時已早早坦率承認自己的平庸和無能。記者再杜撰他的笑話,就隻能是自討沒趣。福特的總統形象也因此毫發無損。

與別人會談時的形象

從被介紹給對方開始,你就真正進入會談的角色了。介紹人一開口,你的目光就要從他的臉上轉移到被介紹的陌生人的臉上,目光需要熱情坦率,不需要含情脈脈,也不需要冷冰冰的。在任何場合,自我介紹都被視為友善的行為,完全不必不好意思。當需要結識某人而又無人介紹時,或在某個社交場合你身邊的人很陌生,而主人又無暇介紹你們認識時,你不妨來個自我介紹,“你好,我叫……,是某某單位的……”

在稱呼對方時應注意不要叫錯了,國內普遍使用的是“同誌”,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海外交往的增多,稱呼中的“小姐”與“先生”也多了起來,在外事交往中,一般稱男士為“先生”。對女士,如果不了解婚姻狀況就可以稱“小姐”或“女士”,千萬不要胡亂地稱“夫人”。

在中國常習慣,見麵後用握手表示問候。握手時,眼睛要注視對方的眼睛,表達出你的誠意和自信。千萬不要一邊握手一邊東張西望。或者跟一個人握手還沒完而目光已經移至下一個人身上。別人這時從你的眼神中看出的是輕視和慌亂。握手的力度也要掌握好,握得太輕了,人家覺得你在敷衍。太重了,人家不但沒有感受到你的熱情,反而覺得你是個老粗。

公務方麵的會談不同於社交場合的聊天。談話的雙方往往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協商某些事情才坐到一起的,少有平時閑談的輕鬆。更多的是嚴肅、緊張,或許也少不了爭論。但不管怎樣,取得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總是大家所希望的。為了能有這樣的結果,除了其他方麵的準備,還應注意談話時的禮節。說話時的距離在一般公事交談中應基本保持60厘米。我們與人平時說話的聲音就應該洪亮一些好,但是在會談時,還是降低一點好,隻要雙方能聽清就行,而不必扯足嗓門大喊。否則會使別人產生誤解,不利於解決問題。談話時的態度最重要的是要誠懇。卡耐基指出,當你希望別人同意你的想法時,請不要忘記“以一種友善的方式開始,不要專門挑對方的錯處,那樣隻能激怒對方,應該多找一點對方的優點、長處使他去除心理上的戒備,感到你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