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衛生安全無小事——小餐館的衛生安全管理(1)(3 / 3)

開飯時間洗碗間店員應經常到窗口檢查碗筷及托盤等的使用情況,並及時將清洗、消毒好的碗筷、托盤送至窗口,不得有斷檔等現象。

擺放碗筷、托盤等餐具前,店員應用消毒水徹底消毒雙手。

2.筷子的清洗和消毒

先將筷子放在用以1~1.5千克洗潔精兌200千克水的比例兌好的溫水(50~60℃)中搓洗幹淨後,再用清水將筷子上的洗潔精泡沫洗淨後放到消毒櫃中消毒。

消毒前,店員應先用不鏽鋼盛器裝盛好。將筷子擺放在不鏽鋼盛器時,筷頭與筷尾不得錯落擺放。

消毒好的筷子應將其倒入專用的盛器或其他的盛器中,並及時送至窗口使用。若當餐不使用,則應將其置放在指定的地方,並用紗布蓋好,但不得著地存放。

3.碗的清洗和消毒

在將碗上的殘留物倒入泔水桶後,店員應及時將其倒入用以1~1.5千克洗潔精兌200千克水的比例兌好的50~60℃的溫水中清洗。清洗碗時,應戴好手套。

①經清洗後無雜漬的碗,應將其放入洗碗機的齒輪中。在放入齒輪中時,應注意正麵朝向洗碗機裏麵。

②不得有兩個以上(含兩個)的碗重疊在一起。

洗碗機齒輪的速度不應調得過快,應保證碗能在洗碗機內以水溫在85℃以上衝洗並消毒40秒以上。

在洗碗機終端撿碗的工作人員在撿碗時應注意:

①事先戴好幹淨(或經消毒水清洗過)的手套。

②檢查碗有無油漬、雜漬,若有則應在事後將其重新進行清洗和消毒。

③變形的碗應與其他的碗相隔離。

④菜碗、飯碗或大碗、小碗應分開放置。

⑤碗應側排在不鏽鋼盛器中,不鏽鋼盛器應離地著放。

經清洗和在洗碗機中衝洗、消毒的碗用不鏽鋼盛器裝盛好後,應放置在消毒櫃中用蒸汽消毒10~15分鍾。

餐具消毒在達到消毒效果後應趁消毒櫃餐具溫度最高時完全關閉進氣閥門,立即開啟消毒櫃的門,讓餐具在降溫的過程中自然蒸發水分。

經消毒櫃消毒好的碗應及時送至窗口使用;若本餐暫時不使用,則應將其置放在指定的地方,並用紗布蓋好,但不得著地存放。

4.托盤的清洗

店員事先應用50~60℃的溫水注滿一餐具清洗池,並以1~1.5千克洗潔精兌200千克水的比例兌好,同時在另一餐具清洗池中注滿清水。

將托盤上的殘留物倒入泔水桶後,店員應及時到傳送帶終端將托盤抬到水池旁。

清洗托盤時,應事先戴好手套,並將托盤完全浸沒在溫水清洗池中,並用刷子或抹布擦洗托盤,擦洗時應注意將托盤上的雜漬和油漬等清洗掉。

擦洗好托盤後,再將托盤浸沒在清水清洗池中,用清水清洗至無洗潔精泡沫為止,然後將托盤上的水倒掉,將其送到消毒櫃中或在開水中浸泡消毒。消毒後將其用盛器裝好以備使用。若當餐不使用則應將其置放在指定的地方,並用紗布蓋好,但不得著地存放。

將托盤放入盛器中前,店員應先檢查托盤是否還有油漬或雜漬等,若有,則應重新清洗。

清洗托盤水池中的水應及時更換。

5.在傳送帶上對碗筷、托盤的整理

店員對傳送帶上的餐具進行整理時,應先將筷子置放在專用的盛器上。

如果傳送帶上托盤中均為空碗,則應將空碗疊放後放在托盤上。

如果傳送帶上托盤中的碗有殘留物,應將殘留物合在同一碗中,由傳送帶終端整理碗筷的店員將殘留物倒入泔水桶中。

在傳送帶上整理碗筷時,若發現裝盛筷子的容器已滿,應及時將筷子集中倒入指定地點。

若發現托盤上有筷子時,應先將筷子集中放入裝筷子的盛器中,不得任其連同泔水倒入泔水桶中。

在將碗及托盤上的泔水倒入泔水桶中後,應將碗、筷、托盤分類放在相應的盛器中,不得將其丟在地麵上。

當泔水桶已滿時,應及時更換泔水桶,並將已滿的泔水桶拖至指定的地方存放,存放時應加蓋密封。

店員在傳送帶終端整理碗筷時,應注意觀察傳送帶能否應付整理工作,若發現不能,則應注意調節傳送帶的速度或及時向組長通報情況,並由組長根據人手情況,決定是否派人前去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