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雙袁爭鋒 漁翁之利(2 / 2)

袁譚與郭圖商議對策,郭圖道:“今城中糧少軍隊士氣底,袁尚軍多士氣銳,不可相敵。愚意可遣人投降趙栩,使趙栩引兵攻薊城,袁尚必定還救,將軍再引兵夾擊,袁尚可擒矣。若趙栩擊破袁尚,我可而斂其軍實以抵抗趙栩。趙栩為雪災之事,耗費糧食不少,何況其遠來,糧食不繼,必自退去。我等仍可以據幽州,再圖進取。”

袁譚略一思索,說道:“如此甚好,何人可為使?”郭圖道:“辛評之弟辛毗,字佐治。乃能言之士,可命為使。”袁譚即召辛毗,辛毗早有背離之心,欣然而至。袁譚修書交與辛毗,使二千軍護送辛毗出境,奔往見趙栩。

話說雪災過後,雖是初入春,仍是寒冷非凡。趙栩身為主帥,救災之後,便尋思進軍之事,望著永定河冰開始解凍,心生一計,想起在後世時自己曾與朋友製造投石車模型,忽地想起來,還記得製造方法。吩咐趙雲、典韋等四處尋訪工匠,製造投石車。

趙栩與趙雲等正自監督投石車製造,忽地小兵報說:袁譚派辛毗前來。

趙栩驚道:“辛毗?”

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其先建武中,自隴西東遷。毗隨兄評從袁紹。

袁尚攻兄譚於平原,譚使毗詣曹操求和。

毗見曹操致譚意,曹操大悅。辛毗輔佐曹家三代,其對於河北說辭,連曹操也十分賞識,死後諡肅侯。

趙栩心想:這辛毗之才,也非平常,看罷得把他收降了。

趙雲疑惑道:“袁譚派人來幹什麼,我們沒去攻打他,他倒來惹我們。”

趙栩笑道:“兄弟想錯了,想是袁家兄弟爭鋒,袁譚來此投降罷。”趙栩見趙雲神情,疑惑不解,遂說道:“走!我們去見見他就知曉來意。”

到郡府時,辛毗見趙栩前來,急拜禮,趙栩道:“免禮了。”又問其來意,辛毗便將袁譚相求之意說了,又呈上書信。

趙栩看完書,說道:“本帥知道了,你且先去歇息,明日給你回複。”

辛毗道:“多謝趙將軍。”趙栩即命人帶辛毗去了,隨即聚文武計議。

關羽道:“袁紹廢長立幼,想是袁譚與袁尚爭位,袁譚敵不過,迫不得已而來降,不可準信。”

公孫讚亦道:“將軍已攻占幽州大半,不如一舉攻破,何必助袁譚?”

趙栩道:“三位之言有理。,天下方有事,但我若不助袁譚,待袁譚被滅,袁尚自領幽州北部之地,若其與北方烏桓聯合,更難以破之,若現在攻打,袁家二人必定聯合,共守成業,勝敗未可知也。何不今乘其兄弟相攻,勢窮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再觀其變,並滅袁譚,幽州可定。此機會不可失也。”

關羽、趙雲、公孫讚等恍然大悟,都道:“伯雄(大哥)天機,我等不如也。”

趙栩當日便邀辛毗飲酒,酒至半酣,趙栩問道:“袁譚投降,是真是假?袁尚果然必勝袁譚?”

辛毗早有歸降之心,便道:“將軍休問真假,且隻論其勢。袁紹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兄弟不和,一分為二;加之饑饉並臻,前番雪災,袁氏民心已失,袁氏兄弟無能之徒,不日必將土崩瓦解,此乃天滅袁氏之時也。今將軍已占冀州與幽州一半,可先提兵攻薊城,袁尚若不還救,則失巢穴;若還救,則袁譚其後襲他,鷸蚌相爭。再以將軍之威,擊烏合之眾,如秋風掃落葉也。何況天下之患,莫大於北方,北方既平定,則劉使君霸業可成。願將軍考慮。”

趙栩聽罷大喜道:“隻恨與辛佐治相見太晚也,辛佐治可願助我主劉備?”

辛毗道:“ 劉玄德寬仁愛客,前番雪災某已然見到,甘願順降,望將軍舉薦。”

趙栩大喜,說道:“佐治能如此,某定當舉薦。”二人俱大喜,趙栩即設宴款待辛毗,先讓辛毗回去複命,自即刻點齊軍馬,命工匠加緊製造投石車,定於三日後攻袁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