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趙雲、陳到、太史慈見著狼煙,急放投石車,水桶也滿天鋪地的往薊城砸來;四麵門,一共二十輛投石車,一發四個水桶,一分鍾之內便發出一百六十桶水。
城牆上不少人棄盾執弓射箭,這木桶本是極薄的,搬運時都要小心翼翼,自然擋不住一箭之威;可木桶一被射裂,裏麵水一出來即刻成為一支支冰錐,反往城頭上射來。
許多士兵不是被冰錐射死,便是被凍成冰棍,木桶一砸即裂,持盾抵禦的,木桶一砸到盾牌上,水花四濺,霎時間也成為一道道冰箭,反射死周圍士卒。城牆上被砸的都是水,水即刻成冰,士兵站在水中,即刻被凍住,難以移動,掙脫的,也是踩在冰上,直接被滑倒,水一澆到身上,即刻凍住,當下便到動彈不得。一時間城牆上哭天喊地,成千上萬的士兵或被凍住,或被冰錐射死,或自相踐踏,更有甚者,滑倒摔亡,死者不計其數。
不一時,薊城遙遙望見,宛如一座冰城,城牆上像是有一座座冰雕,好似後世冰雕大賽一般,不過都是人掙紮的樣子,遠遠望去,也慘不忍睹。
趙栩見城牆上已無動作聲響,薊城已是唾手可得,喝道:“進城後敢侵擾百姓者,殺無赦!攻城!”即下令進軍,四麵軍隊喊聲大震,攻進城中,因守城士卒皆死在城頭,無人阻擋,即刻便攻進城中。
趙栩大軍剛剛進城,見城中數千百姓竟在城門口迎接,大軍便停住,早有人報與趙栩,趙栩便飛馬而來。那些百姓望見趙栩,齊齊下跪,泣道:“我等受袁尚欺壓久已,前番雪災,不管不顧,死者不計其數,如今薊城當中隻剩我們幾千人,還望將軍可憐。”
趙栩見此情此景,感慨萬千,即下馬,喊道:“父老鄉親們,如今我們進城,決不會欺壓百姓,我已下軍令,欺壓百姓者斬立決。我已修書一封,請我主公劉使君免河北二州一年稅賦,我主劉玄德乃仁德之士,必然會允。我主公將來必定會建立一個仁德之世,你們可願隨我主公劉玄德否?”
百姓皆道:“我等俱願跟隨劉使君!”此時士兵們見到此景,心中都想到:跟隨主公,定能創建一個仁德之世,換來一個仁德的太平天下。
趙栩大喜,見百姓們身上單薄,便令士兵從軍需中分出幾千棉被與鬥篷與百姓穿蓋,百姓們無不是痛哭流涕,感歎:終於來了天下明主,以後有好日子過了。士兵們見趙栩之仁,前番雪災之時已是十分敬服,此時更是敬佩五體投地,可以說,隻要趙栩一句話,便是讓自己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願。
趙栩命士兵到城牆上打掃戰場,將死士兵一並埋了。趙栩到城牆上看,趙栩之前在城下見過審配,因此認得審配,急尋找審配。在南城牆上看見審配屍體,已然凍成了冰棍,一隻手指向前番,口張開,好似還要指揮;身上也插滿冰錐,死的十分慘烈。趙栩不禁敬佩審配之忠義,下令厚葬於城南。
趙栩站於城頭,正自感慨間,忽然見周倉擁一人至,趙栩問其姓名。
那人顫道:“某姓陳名琳。”
趙栩道:“適才攻城時,城上守卒盡死,你為何安然無恙。”
陳琳道:“小子乃一介書生,畏懼將軍神威,不敢抗爭。”趙栩知道陳琳之才,說道:“某知你文筆極好,你可願隨我主公。”
陳琳見得饒命,道:“謝將軍不棄,願意,願意。”趙栩乃寫一封舉薦信,即派一千士兵護送陳琳與辛毗前往臨淄任事。
趙栩既定薊城,前往袁紹墓下設祭,歎道:“袁紹四世三公,昔日為十八路諸侯盟主,有爭霸天下之心,可惜竟喪命於此。”眾將皆歎息,淳於瓊和焦和更是感慨不已。
卻說袁尚攻代郡,忽聞白登被關羽、張飛攻破,趙栩圍困薊城,大驚失色,急遣軍回撥薊城。路上尋思:趙栩善能用兵,走大路恐有埋伏,不如走長城小路。即引軍走小路殺奔薊城。
袁譚見袁尚退兵,料想是趙栩已攻薊城,即催動三軍,從背後襲擊袁尚。
袁尚正行軍間,走到長城時,忽然四周喊聲大震,見一彪形大漢當先殺出,正是典韋。
典韋喊道:“趙栩將軍已攻下薊城,爾等何不投降,免招殺身之禍。”
袁尚有驚又怒,喝道:“趙栩奪我基業,斷我退路,我命休矣!莫非當真是天意。”
袁尚仍不甘心,揮軍衝殺。典韋手下神雕武士先出,頃刻之間上千士兵來不及反擊,便被神雕武士殺死,其餘兵眾皆心膽俱裂,紛紛倒戈投降,袁尚大怒,舞動雙刀,大肆揮砍,不管不顧。典韋挺戟而出,與袁尚交戰,典韋奮起雙戟砍向袁尚,袁尚急挺雙刀招架,兩兵未及交鋒,典韋雙戟破空之聲勢若雷霆,袁尚大驚,急待收手,已是來不及了,被典韋雙戟砸下,震的袁尚雙刀脫手,虎口流血;典韋又一戟,斬袁尚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