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成本要舍得砍(2 / 3)

縮減費用,特別是對支出和生產效率的嚴格考核,容易招致員工的反感,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會認為,刀是砍在他們的身上,從而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任何一個管理者都不可能控製每一時間、每一地點的成本節約,不能像管小孩子一樣,不給他錢花他就沒辦法亂花錢,不讓他亂跑他就乖乖在家裏待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你不能引導員工自覺地與成本魔鬼戰鬥,他們就會與成本魔鬼結盟,在你的視線之外,控製之外的任一地點、任一時間,悄無聲息地掠走利潤,想想都很可怕。

很多成熟的企業,都有對降低成本提出合理建議的員工進行獎勵的機製。讓員工在為降低成本付出勞動、智力、腦力或犧牲方便時,給予有貢獻者積極的引導,能極大地調動員工參與的積極性,營造節約的整體氛圍。員工不是生來就是管家婆,但如果他認為節約每一分成本都是給自己節約下來的,他就自願成為管家婆了。

公司每天都要開大大小小的會議,而這也是浪費的一大塊。合理地開會,會節約很多成本。會議成本是指與會人員及服務人員花費在會議期間的時間量價值,相當於工作量價值及其經費開支的總和,即時間成本、效率損失成本和直接會議成本。

(1)會議成本的類型。

會議作為工作手段的一種,也和其他行為方式一樣有它的成本。

①時間成本。

它由與會者的會議準備時間、到達會場的旅行時間以及會議工作人員(包括會議秘書)的時間和與會者的人數等幾個相關因素組成。有時,這種時間成本可能由於各種比如與會人員的準備時間太長且零碎等因素,造成難以統計和計算,我們可以把它轉化為金錢成本。金錢成本由與會者人數和與會者的平均工資構成。

②損失成本。

這個成本是由於與會者參加會議,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造成的生產、管理、市場反應的滯後等產生的損失。這個成本比較隱蔽,很多時候會被忽略掉,但它形成的結果又實實在在地擺在眼前。比如公司的周例會,可能有不少參加周例會的人有這樣的經曆,開會時心不在焉,因為還在想著某個客戶的電話或許馬上就要打進來了,前台或者秘書不一定處理得好,會跑單。

③直接會議成本。

這種成本也可以稱為會議花費,這些花費包括與會者到達會場的旅行費用;會議期間的住宿、交通等費用;會場的租金;相關文件資料的費用等。這些花費都比較直觀、清晰,也比較容易預估和統計。

會議成本=會議工時成本+效益損失成本+會議直接成本

即:

會議成本=參會人員平均小時工資×薪資附加值係數×會議小時數×

(參會人數+2)×(1+1.5)+會議直接成本

(2)會議成本增加的原因。

造成會議低效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會議主持人選擇不當。

如果會議主持人的技能、經驗、權威不足以掌握會議的方向、內容、局麵時,或者主持人的風格與會議需要的氣氛不匹配時,會議都可能會失控,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②會議的準備工作未能做好。

會議前沒有及時通知大家,大家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需要的資料,或者無法安排時間參加會議造成缺席;這種會議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③會議的地點安排不當。

比如頭腦風暴安排在一個人聲鼎沸的公園裏,這下好了,大家需要找創意找靈感的條件都沒有了,總會不斷地被人打擾,會議怎能有好的結果呢?

④與會者的選擇不當。

比如產品設計會議沒有請設計師,卻請了生產工人,這樣怎麼會有好的結果呢?

⑤會議的目的、流程不明確。

召開會議的理由和目的不明確或不充分,與會者不知道要討論什麼或者要得出什麼結論,這樣的會議隻能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⑥會議時間安排不當。

比如會議安排在快下班的時候召開,這時候大家已饑腸轆轆,而且可能已疲憊不堪,甚至可能歸心似箭了,大家的精神和心緒都無法集中,會議結果必然是流於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