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長介紹:
娃哈哈:校辦企業創造奇跡
“娃哈哈”作為杭州最知名的食品飲料企業。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校辦企業白手起家,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裏,發展成了中國飲料業的航空母艦。如今,總資產56億元,在全國27個省市建有70餘家合資控股、參股公司,在全國除台灣外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建立了銷售分支機構,擁有員工近2萬名,總資產達76億元,產品也從營養液轉向乳飲料、瓶裝水、碳酸飲料、茶飲料、罐頭食品等。娃哈哈合資達能,推出非常可樂,引發業界震動。以無可比擬的核心競爭力在中國飲料業界獨領風騷,在國際商界亦享有一定聲望。
公司曾獲“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中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全國食品工業科技進步優秀獎”等殊榮。1999年、2002年,美國《財富》雜誌兩度評選集團下屬子公司為“中國最受外商讚賞的外商投資企業”;2001年、2002年北大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兩度評選娃哈哈為“中國最受尊敬的企業”。
娃哈哈誕生於1987年,在小學校園裏租地進行生產。次年,成功開發了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企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曆史性突破。
1991年,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娃哈哈以8000萬元的代價兼並了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創造了“小魚吃大魚”的奇跡。創業隻有三年的娃哈哈產值已經突破億元大關,發生在小學校園裏的經濟奇跡開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1994年,娃哈哈一舉兼並了涪陵地區3家特困企業,跨出了全國擴張的第一步。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資產作投入與世界500強、位居世界食品飲料業第六位的法國達能集團等外方合資成立五家公司,並堅持合資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權經營管理,一次性引進外資4500萬美元,引進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流水線,通過引進資金技術,發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1997年公司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係論證,注冊商標“娃哈哈”也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國馳名商標。
1998年,娃哈哈經過十多年的曆煉,感到自己羽翼已豐,已具備了與世界大品牌進行競爭的條件,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研製,推出“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娃哈哈非常可樂”,挑戰國際巨頭,打響了民族飲料工業收複“失地”的第一槍。
娃哈哈集團公司於2001年在山東省境內投資興建了第一個生產性分公司——濰坊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公司總投資1800萬美元,注冊資本1450萬美元,總資產23617萬元人民幣。
2001中國500強企業新的排序,娃哈哈集團以營業收入62.3億元名列第176位,在食品加工與製造企業中緊隨五糧液和雙彙之後,排名第三。
截止2002年,娃哈哈集團公司總資產達6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8億元,利稅17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已連續5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第一,同時娃哈哈品牌亦成為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品牌之一。同年,娃哈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告進軍童裝業,邁開了向跨行業經營和多元化發展的第一步。
2003年,公司營業銷售收入直指百億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吉百利、柯特這4家跨國公司,成為非但是中國最大亦是效益最好的食品飲料企業。2004年娃哈哈將進軍日化行業。
十幾年來,娃哈哈累計完成產值31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18.5億元,累計上繳稅收21.7億元,資助教育事業超億元。在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娃哈哈已連續四年位居行業龍頭,並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形成了與國際企業抗衡的實力。
娃哈哈已成長為中國最大並充滿發展潛力的現代化飲料企業巨人。
2006年上半年,在全國飲料行業十強企業中,娃哈哈公司飲料的產量、銷售收入、利潤等各項經濟指標分別占51%、56%、75%,龍頭地位凸現。至7月實現營業收入116億元、利稅19億元、利潤12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8%、34%和34%。
樂百氏:從“今日”崛起
廣東樂百氏集團是聞名全國的大型食品飲料企業,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之一,廣東省第二批重點發展大型企業集團之一,中山市工業十五強企業之首,產品商標“樂百氏”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目前為數不多的經國家商標局認定的“馳名商標”。
樂百氏集團是1989年以中山市小欖鎮的95萬元出資組建的一家快速消費品企業。樂百氏自誕生起便以靈活新穎的廣告營銷策劃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在許多人眼中,樂百氏無疑是一個善於炒作概念的高手。公司創業時開發生產的產品是樂百氏乳酸奶係列,之後成為公司的主要支柱,是公司曆久不衰的老牌產品,其主要消費對象為青少年兒童。
樂百氏集團前身為廣東今日集團,到1992年,中山“樂百氏”的全年產值已達8000萬元,中山樂百氏保健晶有限公司改名為廣東今日集團,但樂百氏奶仍是集團的主導產品。
至1993年,樂百氏在全國上千個乳酸奶市場的第一品牌。1994年,“今日”斥資千萬購買馬俊仁教練的“生命核能”配方,創下了中國曆史上最大的一宗個人與企業間的知識產權交易,之後,在全國拍賣“生命核能”經銷權,首開國內產品經銷權拍賣之先河。為其持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做了精彩的腳注。
1995年,樂百氏奶蟬聯全國乳酸製品銷量第一的桂冠。並針對我國少年兒童33.2%鈣質攝入量不足的問題,在國內率先推出經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以兒童補鈣為目的的樂百氏鈣奶。
1996年,不少假冒樂百氏之名其實是從自來水管灌進來的“礦泉水”,樂百氏礦泉水在其主要市場湖北遭重創。“樂百氏”的名聲一落千丈,水的形象連累了奶,廣州樂百氏的黑鍋要中山樂百氏背。
1997年3月,廣東今日集團(即中山樂百氏公司)與已在市場上一落千丈的廣州樂百氏公司簽署文件,今日集團完全收購了廣州樂百氏。完成了“品牌統一”大業後迅速進軍瓶裝水市場,投資2億元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生產“真正”的樂百氏純淨水,並重返武漢市場一舉成功。廣州樂百氏向中山樂百氏投入了的20萬元及現已價值30億元的“樂百氏”品牌,而最終拿回了數千萬元。樂百氏創始人的真正的價值在於想出了“樂百氏”這個名字。
從1993年到1998年,獨占鼇頭保持全國市場占有率六連冠,榮列“中國最具競爭力民族品牌”陣營。1998年,樂百氏采用國家“八五”重點利用科研攻關的成果,推出首家由國家衛生部簽發保鍵食品批準證書,樂百氏AD鈣加雙歧因子的“健康快車”乳酸奶。但是從這一年開始樂百氏公司發展勢頭已大不如前,全年樂百氏的銷售額增長速度僅為33.3%,遠遠低於1997年的85.3%,並且從那時起,樂百氏的銷售額增長率就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相對於前期高速增長而言),平均僅為25%左右。
1999年,集團管理中心從中山遷到廣州,今日集團正式更名為廣東樂百氏集團有限公司。“樂百氏robust”商標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食品飲料行業為數甚少的馳名商標之一。同年,樂百氏(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建立。樂百氏桶裝水經過7年的發展,已經在全國建立了18家工廠、20個辦事處,在多數市場中銷量進入前三甲,整體銷量為全國第一,市場覆蓋率全國第一,已經成為中國桶裝水行業的領跑品牌。
2000年3月與法國最大的食品飲料集團達能簽訂合作協議,並由達能控股。同年,樂百氏集團有限公司進入銷售和配送網絡的競爭。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樂百氏強力推行以深度分銷為核心的市場網絡建設,決定建立配送中心,讓產品更快地到達經銷商、分銷商甚至零售商手上。
從1989年創業到2001年8月,樂百氏一直都采取的直線職能製,按產,供,銷分成幾大部門,再由全國各分公司負責銷售;從2001年8月到2002年3月,實施了產品事業部製,這在樂百氏曆史上雖然實施的時間很短,但實現了組織結構變革中的平穩過渡。
2002年,區域事業部正式出台,樂百氏按地域分為五大塊:西南、中南、華東、北方和華北。隨著樂百氏托管的產品增多,這種以工廠為中心、更扁平的組織結構應運而生。
經典商戰對決:
名氣與氣質的較量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與廣東樂百氏集團公司,同是在90年代高速成長而享有盛譽的大型名牌企業。兩個企業都是乘著改革的春風飛速發展,如今“娃哈哈·WAHAHA”與“樂百氏·ROBUST”,已是中國飲料市場的兩大領先品牌,更是家喻戶曉的中國馳名商標。
娃哈哈與樂百氏的成功,涉及到許多方麵。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分析,娃哈哈與樂百氏都具有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堅持實施市場競爭導向的戰略,變市場競爭的壓力,為創造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的動力,極力擴大和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企業大發展。這是他們走向成功的一條十分突出的經驗。
同時娃哈哈集團與樂百氏集團,產品鏈相似,產品的替代性也很高,所以他們在中國飲料市場上的競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從1992年至今長達14年的時間中,針鋒相對的情形也時刻在發生。這裏選取的是2000年左右,娃哈哈與樂百氏的商業大戰。
2000年6月《經濟日報》報道,1999年全國飲料總產值為396億元,利稅及利潤總額分別為35.72億元和17.57億元。各項指標均排名第一的娃哈哈公司,其飲料產量是第二名的2.7倍,利稅是第二名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