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西京 大愛繪丹青(2 / 3)

“過去隻關注自己的專業,在性格方麵也有文人很清高的一麵。但是做了院長之後,創業的擔子壓給你了,就要轉換角色了,你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畫家了,而是在為西安美術事業的發展做這件事情。”王西京還記得,為了辦畫院,前前後後一共蓋了46個章。每蓋一個章,都要不止一次地去跑腿,費口舌。

“這46個章蓋下來,你就什麼脾氣都沒了。”今天的王西京回憶起過往的一幕幕,卻已經很平靜了。

有人說,西安畫院就像王西京的孩子一樣,這話毫不誇張。經過五年的艱辛,一座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綜合辦公大樓終於矗立在了西安南郊,它是西安曆史上第一所專業美術創作機構。就在畫院落成,第一次隆重的聘任大會結束後,心力交瘁的王西京被送進了醫院。

如今的西安畫院,固定資產已經過億,創作人員過百,並成功地在海內外舉辦了300多次展覽,榮獲國內外各類大獎100多次;成功舉辦了“意象藝術國際研討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活動,已經成為西安當代文化的一個品牌,一大批青年畫家在這裏成長起來,成為陝西乃至全國畫壇的中堅力量。

在西安畫院蓬勃發展之後,年逾花甲的王西京又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

2010年,王西京當選陝西省美協主席,結束了陝西省25年沒有美協主席的曆史。這一次,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更不輕鬆。“隻有將藝術創作、基礎設施建設和美術產業三個方麵都發展起來,才能實現陝西省從美術資源大省到美術強省的轉變。”

上任三年,王西京又一次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組建了陝西省美術產業集團;在無經費、無機製的情況下,成立了陝西美術事業發展基金會,還設立了陝西美術獎。他主抓創建了驪山創作中心和大秦嶺藝術創作基地。創辦了《陝西美術》《時代人物》兩本刊物,陝西美術產業大廈、半坡國際藝術區也即將落成。這一次創業,他同樣不計代價地付出。為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王西京將自己上千多萬元資金默默的投了進去。

2011年,“長安精神·陝西當代中國畫作品展”在全國巡回展出並引起轟動,媒體稱“繼50年前以石魯、趙望雲先生為代表的‘長安畫派’後,又一次在全國美術界刮起了一股強勁的‘西北風’”。

“不辱使命、不負眾望”,這是在就任陝西美協主席時王西京的承諾。他說,在今後,自己仍將用全部身心去踐行這句承諾。

建言獻策

除了專業畫家和陝西省美協主席之外,王西京還有兩個特殊的身份:他先後擔任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對於這兩個身份,他的專業精神和態度絲毫不亞於前者。

擔任人大代表的十年間,他先後共提出了四十多份議案,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文化之外的領域。“作為一個人大代表,要關注民生,反映民意,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不能說看到了問題,這不是我專業內的,就可以視而不見了。”

擔任十屆人大代表期間,他注意到很多農民工子女不能在城裏入學,從而導致許多的社會問題。王西京最早提出議案,呼籲解決農民工子女的上學問題。後來,經過他和一些代表、委員持續幾年的努力和不斷推動,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讀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這讓王西京感到十分欣慰:“真的讓我有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實事。”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王西京也一直在呼籲,西部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資源豐富,積澱深厚,在發展西部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應該大力促進西部文化事業的發展。他用了十年時間實地考察,完成了16萬字的論著《開源——陝西人文資源的保護與開發的思考》。這本書中,涉及到許多方麵:《淺議陝西山水文化建設》《法門寺佛文化弘揚方略》《秦腔振興的幾點想法》《淺談長安鼓樂的保護與開發》……從中可見一位藝術家心係國家,關心文化事業建設的情懷。

2013年,王西京當選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次參會,他就帶來了精心準備的提案:《盡快成立中國藝術品行業協會》以及《發展藝術金融產業,推動價值發現與話語權的構建》等。

對話王西京

《中華兒女》:今年的兩會上,您帶來了什麼樣的提案?

王西京:我今年提案的內容是呼籲國家盡快組建中國藝術品的行業協會。近幾年,中國藝術品發展迅猛,藝術經濟的興起麵臨著幾個問題:要有一個很規範的行業市場體係,一個很完整的市場監管製度,應該還有相關的政策配套。現在的現狀是,藝術品市場好像大家都在管,但是又都不管,是一個盲區。比如說,畫廊行業、拍賣行業亂象叢生,“三假”的現象司空見慣,售假、拍假、假拍,都已經成為社會和文化界關注的問題。這些都製約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怎麼樣杜絕這個現象呢?就要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也就是需要介於政府和民間之間的行業協會,由它來管理。

《中華兒女》:那麼行業協會的任務是什麼呢?

王西京:行業協會的任務就是製定行業長遠發展的戰略規劃,建立健全的行業管理製度、監督機製,包括一些政策法規,以及對從業人員進行行業自律,形成行業規範,讓它成為一個規範有序的體製。

行業協會的成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藝術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我們藝術品的交易量非常大。但是中國藝術品仍然不能進入資本市場和與國際市場接軌,仍然是一個“自由市場”。一套房產經過評估,到銀行可以抵押貸款。但一張美術作品,能不能去銀行抵押貸款呢?不能,因為我們沒有權威的評估鑒定。所以藝術品不能資產化,資產不能資本化,也就不能產權化,不能金融化,這是製約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一個瓶頸。如何讓我們的藝術品盡快的進入流通市場,融入資本市場,和國際市場接軌,這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