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自我反省,讓下屬自由競爭(1)(1 / 3)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不同層級的管理者對能力的要求側重點不同。高層重概念性能力,基層重執行能力,而中層最重溝通、協調能力。一個善於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能夠揚長避短,讓自己管理的下屬所有成員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對於比自己優秀的人,也要提拔

人們常用“武大郎開店”來比喻嫉賢妒能的管理者,其意思大家都很明白:這些中層管理者“隻用比自己差的,不用比自己強的。”因為他們擔心下屬會超過自己,威脅自己的位置。

英國學者貝爾的天賦極高,人們都說若他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一定會獲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自甘默默奉獻,將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並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的高峰,這就是“貝爾效應”。

在企業之中,也需要有貝爾這種具有奉獻精神的中層管理者,敢於提拔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機會,企業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

實際上,當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實力之後,聰明的中層管理者不會忘了提攜幫助他人,因為他們將來會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

因為當你提攜了某人,於情於理,他一定不會忘記你的提攜之恩,當他有了一定的地位,或者當你出現困難的時候,他一定會為你效犬馬之勞,至少他欠你一份人情,而這份情他總是要還的。

很多從政之人就很善於利用這一點,他們自己升了官,同時也提拔其他人升了官。因此,當他碰到困難之時,就會有很多人相助。有的人甚至退了休之後,雖然不再呼風喚雨,但仍然高朋滿座,門庭熱鬧,去看他的大多是那些當年曾受他提攜之人。

中層管理者對於下屬的“提攜”方式有很多種,例如:

(1)給他升職。這是一種最明顯、也最為人所認同的提攜,但也要看他的能力與才幹是否值得去提,如果是一位扶不起的阿鬥,這樣反會害了你自己,成為你的負擔!

(2)調整職務。這不一定是升職,卻可讓他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幹,如調一個更好的部門,這樣,他也會感激你。

(3)替他解決困難。一分錢可以逼死一位英雄漢,如果某人是個英雄,那麼就幫他解決困難吧,不要讓他因為困難而憂心。

(4)幫他脫離危險。在懸崖前拉他一把,明告他、提醒他或者幫助他,讓他免於毀滅或受傷。

(5)鼓勵他。在他灰心的時候,遭遇逆境的時候,被小人打擊的時候,在精神上支持他、鼓勵他,讓他振作起來,這也是一種提攜。

不過,當你提攜他人時,也要全麵考慮一下,並有些心理上的準備,如: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看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準確,有時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也可能把庸才看成天才。因此,你提攜了他之後,可能會有被拖累、背叛的危險。

承擔流言的心理準備。“提攜”的動作如果過大、麵過廣,會被認為是在培植勢力,甚至引起別人的反感和抵製,在一些大的單位裏尤其容易出現這種情形。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要盡量使之轉化為利,避免弊的出現。

有些管理者為什麼一直有很多忠心耿耿的追隨者,其中有很多就是被提攜之人。所以,如果你自身有能力和條件,在看準的情況下,不妨伸出雙手提拔一下你看好的人。

總之,一個真正想成就事業的中層管理者是不怕下屬強過自己的,他明白自己可能不是智商最高的,但他要網羅那些智商最高的人為他所用,當天下英雄都收入其囊中的時候,他也就能成就偉業了。

不要讓親戚朋友圍著自己轉

作為中層管理者,對人才的使用至關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管理者之術,就是用人之術。對於人才的任用,自古以來有兩條截然不同的標準:“任人唯賢”和“任人唯親”。“任人唯賢”聽起來是正道,“任人唯親”則多受到非議。

任人唯親心理指的是中層管理者不管下屬德才如何,在用人或重大任務的安排上,隻選擇那些和自己感情好、關係密切的人,或者任用自己的親屬等。

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很強,這種觀念已經深深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麵,企業也不例外。特別是中國的私營企業80%是家族式的,所以,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是企業經理人所麵臨的巨大挑戰。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自然是有好處的,最大的益處就是互相之間了解且信任,在麵對困難的時候能夠同甘共苦,有勁兒一塊使。但是這種模式一旦企業做大就產生了問題——誰是老大?誰說的算?誰該多得一點?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很多管理者在財務、人事、銷售,各大關隘都安插自己的嫡係部隊把守,以此實現全麵掌控企業的目的。然而親戚是最難管理的,深了傷感情,淺了不聽話。如此下去,企業必然陷入混亂的局麵。

在很多私營企業裏,管理者的親屬往往把持著企業的財務、人事等大權。他們才能有限、業績平平,卻仍舊享有特殊地位,作威作福、頤指氣使、發號施令。慢慢地,企業便成了企業經營者的“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