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理想與現實(1 / 2)

三天後,紫鬆山道觀後的半山腰。

這天早晨,天氣晴朗,初升的太陽普照大地,半山的平台上寺院矗立,煙氣繚繞,淡淡的青煙慢慢升騰而起,輕飄撩山,周圍的山林中百鳥齊鳴,悠悠的鍾聲緩緩傳來,如夢似幻,天地一片空明,讓人忘卻凡塵。

“太美了,石大爺!”

“是啊,娃娃,你是念書的人,你得寫首詩把這讚美一下才是啊!”石遠舉攛掇著二小子,他看來精神很好。

“石大爺,我不會寫詩,要寫等我以後吧,但是我會背詩的!”緩過了乏氣的二小子想起了秦文華先生講過的一首詩歌。

“哦?那你背背看,我看應景不?”

“那我背了啊,不對您可別笑話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唯聞鍾磬音。’!”

“好小子,真不錯啊,把這山色和晨景都寫遍了,真有你的!不錯!你名字叫耀武,但我發現你小子更適合叫耀文,嗯,娃娃有出息,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大文人的,到那時候可千萬別忘了給你石大爺我題幾筆啊!”

“嘿嘿,這不是我寫的,我們秦先生說了這是唐朝的常建寫的!”耀武謙虛著,但卻是驕傲寫滿了臉上。

“不是你寫的,你能讀出來也是很不錯了的,現在能讀將來就能寫,這個錯不了的!”

“嘿嘿嘿……”二小子聽的心花怒放,能給石大爺念詩,那可真是他的榮幸,人家天南海北地闖蕩,可是見過大世麵的人,能聽自己念詩,可不是榮幸是什麼,更何況還得到了他的誇讚,此時的他早已是心花怒放,心裏盤算著將來怎麼好好學習。

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讓石大爺和關心我的人們失望,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有文化的人,他暗暗下了決心,石遠舉的讚賞給了他莫大的動力。

經過三天的休整,在楊真人的精心治療下,石遠舉恢複的很好,如今的他一麵由二小子扶著,一麵自己拄著一根棒子,兩人言談著,觀望著山景,漫步上了山頂。

上得山來,一片平坦的大草坡橫展在山梁上,已經是綠草茵茵。他們極目四望,說不盡的舒服。南望遠方,蓮花山九頂曆曆在目,近處汪家灘盆地邊緣的卡住梁上,那座厥麻墩烽火台依稀可見。

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山南熟悉的故園,石遠舉感覺一切似乎在夢裏,看著看著,心頭升起了一股深深的思念感,山那邊的妻子兒女可好?

“耀武,我們該回去了,你怎麼把石老爺領到這兒來了?讓別人看見了怎麼辦?”

不知什麼時候,雲清來到了山頂,壓低聲音說道。

“嗬嗬嗬,雲道長,不關娃娃的事情,是我自己要他跟我來的。”石遠舉笑著解釋道,給耀武打圓場。也真是他自己要求二小子扶著上來的,他實在是太想家了,這個時候,其實二小子也想家的,兩個人充其量是一拍即合罷了。

“石老爺,你身體恢複的不錯,我們真為你高興,我們還是先回去吧,這個地方雖然說是山野,但這邊坡下就是五戶灘,這裏離景古城這麼近,走漏風聲就麻煩了。”雲清懇切地說道,如今的安全這一塊隻能由他負責了,他想著等石遠舉再好些了,他們準備離開這兒,再做打算。

“好好好!聽你的,我們這就回去。”石遠舉很是讚成,也為自己的魯莽有些後悔,這個時候必須得聽雲清的。

回到客房,經過和石遠舉和楊木匠夫妻商量,雲清決定下午帶著二小子前去景古打探情況,臨行前,石遠舉詳細交待了一些城裏城外的情況,雲清牢記在心。

師徒二人避開大路,專挑人跡罕至的小路往景古城進發,眼前的卡住梁已經近在咫尺,為了保險起見,雲清拿出望遠鏡仔細搜索了一遍厥麻墩的烽火台周圍,這才和二小子沿著一條放羊人走的蚰蜒小路上了坡。

上得烽火台來,烽火台和雲清觀察的情況一樣,確實無人把守,他拿出了望遠鏡繼續觀察。看到梁下的城,二小子顯得有些激動,景古城就在山腳下的平台上,城內依舊一片人煙鼎盛,但是二小子卻感覺這城離自己很是遙遠,仿佛就在天邊。大哥耀華和小弟耀文在幹什麼呢?還有石強、石玥和那個石海林,他們在幹什麼呢?

雲清從望遠鏡裏看到,上城門和下城門口都有人執槍把守,在盤查來人。

他們還不急於進城,在厥麻墩瞭望觀察了一會兒,雲清帶著二小子下了烽火台,沿著卡住梁往舊城方向走去,他們需要穿過舊城,去秦家河找秦先生。

他們很快來到了舊城外耀武和卓瑪曾經摔跤的那塊平地,臨近城門豁口時,二小子突然聽到了舊城內有女人在哭泣央告。

“大哥,放過我吧,我帶著孝呢,我男人死了,我家裏還有孩子呢,求求你們,放過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