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1 / 2)

最初是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工作,慢慢熟悉之後,楊東軒的壓力漸漸舒緩,心思主要放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也與領導關係交好一些。平時寧可多做一些工作、雜務,以為辦公室人本來就沒有幾個,沒有必要太多防範,即使感覺到麻才陽對自己的不滿,也沒有多少敵意。

但那天得知交給鄭超主任的材料數據給人改動,心裏多了一些想法,讓楊東軒成熟一分。

有人就有江湖。這句話在小說裏常見到,實際的人際關係還真是這樣。

在辦公室楊東軒沒有變,做事、說話、待人都還是之前的樣子,隻是心裏多一份謹慎,還將這份謹慎藏起來,想找機會將麻才陽的小手段給破了。

當然,得慢慢等機會。

市裏突然來通知,省裏一位大領導要到平秋市來看教育投入情況,具體行程安排未定,到底往哪裏走、怎麼看,都要等省裏具體的通知。城南區兩位主要領導楊卓林和葉幸從市裏回來,當即召開緊急會議。迎檢工作雖說進行了將近兩個月,準備得怎麼樣,黨政兩位一把手也隻是聽彙報,具體情況不會去多問。省裏那位大佬心血來潮要下來轉一轉,要看看各地的教育投入實際情況,有什麼用意下麵的人也不能亂猜。

省裏大佬來走一遭,對接下來的迎檢工作肯定有更好的促進作用,但也會給這些做具體工作的人帶來極大的壓力,增添很多工作。作為上麵領導,他們隻要看結果不會在意付出的。

心裏即使有非議,所有的人當著領導麵前都不敢有絲毫表露。楊東軒等人得知省領導下來,到城南區的可能性較大,也緊張起來。這邊的準備工作本來安排得就緊,但省裏領導下來,就必須進行突擊,將一些工作提前做出來。有些則要推後,導致的錯亂和浪費該怎麼算,沒有誰來計較。

這一次緊急會牽涉麵不算大,教育局、政府辦、鄉鎮一把手卻都通知到了,另外,區財政局這邊的領導也到來。楊東軒第一次見到財政局常務副局長雄漢林,雄漢林如今是正科級的領導,在財政局這種完全優勢的行局裏,即使是副局長比起其他絕大多數的局的一把手有更大的權力。

楊東軒看著雄漢林的側麵,感覺到有些眼熟,隨即想,區財政局抓常務工作的副局長也會在電視新聞上偶爾露麵吧。文璐、滕軍、向麗梅和麻才陽都過來參加會議,省裏大佬下來看可能會將十月底進行的省檢驗收結論提前,容不得市裏和區裏不重視。

楊卓林將會議精神傳達到位,葉幸則強調具體該怎麼做,哪些方麵有大問題,也要下麵的人報上來。年連成作為抓這方麵工作的副區長,將迎檢的情況當即彙報,鄭超也發言。楊東軒作為這次迎檢信息方麵工作的幹部,聽著領導們的討論,跟自己對全區工作的情況進行核對,又跟省裏、市裏的要求進行核對,之間的差距還不小。

具體的差距,關鍵是在對教育的投入上。如今,城南區對教育的投入,大多集中在市裏。鄉鎮、村級學校的投入非常少,這也是實際情況決定的。

鄉鎮相對要好一些,特別是村小的建設,讓決策者們也很尷尬。

村裏人外出打工占一半以上,他們的子女有一部分離開村子跟隨到打工地,在那邊就讀。不少村子有十幾個小學生,還分為三到四個年級。教師的配置、校舍的修建都麵臨著一些實際困難。

近兩年雖說建立寄宿製小學,將鄰近的自然村適齡兒童都集中到某一村就讀入學,初看起來是可行的對策,也進行了規劃、建設和布局,但實際上,寄宿製學校對小學生說來,情況並不好。

父母、或爺爺奶奶哪放心將七到九歲的小孩子交送到學校寄宿?學生本身沒有自理能力,輟學比例真不小。

學校建設、學生入學、厭學等等與社會大環境緊密關係在一起,不是哪一地方那個解決的問題。

會場裏一邊記錄,特別對一些數據的強記,楊東軒經過上次陷害事件後,對數據更敏敢。聽著彙報,也是的自己對麵臨的工作有更好地理解與把握。

腿突然有筆刺了一下,知道是向麗梅在提醒自己什麼,轉頭看,見麻才陽端坐著頭稍往下,卻是在睡覺了。對向麗梅笑笑,她回一個鬼臉。向麗梅也在上次的事件中,體會到一些什麼,跟楊東軒之間的默契更隱秘一些,也是想要等機會將麻才陽的小動作抓住。

文璐和滕軍很認真,辦公室這邊有具體的事情要做,怎麼布置、推動、督查,最先要對區裏的意圖理解透才行。

開完會,一起回辦公室,鄭超也過來。這次迎檢,本來就是這邊辦公室與教育局督導室為主要督查單位,省裏大佬突然來巡查,必要的調整工作也就由這邊來做。

鄭超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等大家做好準備後,說,“今天的會大家都到聽了,也知道我們麵臨的工作。這一次,如果能夠讓省裏巡視組滿意或比較滿意,到十月份的驗收檢查壓力就輕了,反之,我們今年的努力會成為泡影。重要意義這類話我在這裏不重複,下麵將工作簡單分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