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人責怪她,她也懊悔不已。”
“有必要懊悔嗎。老師,孩子可能是真給嚇壞了,已經過了這些天,還沒減輕的表現?”
“幾乎沒有,醫師說這種情況要盡快解決,要不然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育。找到了也隻是一種可能性,何況,到哪裏去找人?”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長們心中的寶貝,楊東軒雖說沒有自己的孩子,但作為老師也能夠感受到這些。
“老師,我隨你到省裏去看一看吧。”楊東軒說,周瑾瑜看向他,有些疑心當天到救人的是不是楊東軒,那天楊東軒恰好在省城還到過他家裏。不過,總不會這樣巧合吧。楊東軒見周瑾瑜的疑惑,說,“我們這裏有安魂的習俗,對孩子受驚嚇了有一定的療效。我覺得去試一試,老師,你信不信安魂?”
周瑾瑜顯然地猶豫起來,楊東軒所說的事情,他自然聽說過。在鄉村,這種事情不少,招魂、安魂、治驚悸、驚嚇都不用藥,念幾句咒語、做幾個動作,便能讓孩子安定下來。隻不過,周瑾瑜也沒有經曆過,楊東軒練有拳術傳承,對這些,或許拳師也教過他。至於是迷信還是真有治療效果,誰也說不好。
“老師,試一試沒什麼損失,是不是?”楊東軒心裏也沒有把握,不過,孩子受到過度驚嚇後,安魂確實是一種治療的辦法,另外,自己跟孩子再見麵,或許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夠從那種境遇裏解脫開來也說不準。不好直接承認就是自己救人,但跟老師這樣說,想來老師也能夠接受。
“好吧。你跟我去看看。東軒,家裏那邊還沒有跟他們說,不一定他們肯接受這樣的治療,到時候,你能不能改用一種說法?比如說推拿、中醫之類的。”周瑾瑜有些不好意思。
“行的,老師,你放心。即使做安魂術,也沒有多少動靜。”楊東軒笑著說,“我也沒有任何把握,也沒有給人做過,不過見過師傅幫人做過。但願在孩子身上有點效果,讓他擺脫恐懼。”
“好,我先跟省裏那邊聯係聯係,要什麼準備嗎?”
“也不用多準備,家裏有生雞蛋,煮熟即可。另外,要一點白銀片、紗布,就不需其他的東西。”楊東軒確實沒做過,但他不是不信,覺得傳給他的安魂術,稱之為術,不過是為了更好說服人。
楊東軒突然到省裏去,也得跟教育局說明事由。借口倒是有,就說跟周瑾瑜到省裏去看看,年連偉也不會多追問,他這時候也知道關於一中的那個搬遷的話題。既然要推動這事,到省裏看看有沒有機會弄到資金,則是楊東軒必然要做的事。跟年連偉打電話,說自己要到省裏去兩三天,年連偉果然答應。再跟楊卓林說要雖周瑾瑜到省裏去,聽楊卓林那聲音,楊東軒反而覺得有些擔心。自己要是去了省裏,結果沒有什麼進展,回來這麼跟楊卓林交差?不過,這時也管不了這麼多。
跟蘇冰倩解釋一下,昨晚才跟她說要一起策劃全民參與討論一中發展的工作,這時候自己卻跑省裏去,不說一下總是不對勁。蘇冰倩笑嗬嗬地答應他,回來審那個活動策劃方案,安心到省裏去。
城南區這邊的人,但凡到省裏去多是因為要經營關係,蘇冰倩知道楊東軒跟周瑾瑜之間的事,楊東軒肯往省裏跑,她覺得這樣才對頭。
在路上,車裏人多,也不便討論孩子的情況。楊東軒回想當時的一些細節,這時候也能夠記起不少的事,能夠確定孩子不會受傷。如果隻是驚嚇,要治好按說難度不大,可是肩上拖延了這麼些天,這種事情當時能夠處理到位才是最好效果的,時間長了,透進人意識會更深也會更加強化自我的封閉與保護。
這是什麼病理,楊東軒沒有深想,實際上的演變就是這樣。拖了這些天,對具體的每一個人說來,變化的情況都不同,西醫對這種精神上的醫療,對成人或半大少年都可用心理療法,但對這種小孩子療效就比較差,這時候的小孩子本身就難以跟外界交流,不能交流隻會加強自我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