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全力盯住這事(2 / 2)

有辦公室人員泡茶端上,屈亞男請楊東軒坐了,才轉身與周瑾瑜說話,“周老,教育方麵您是真正的權威,得多給我們指點,讓我們少走彎路,工作上減少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周瑾瑜沒接話,他的層次在那裏,屈亞男要惦著腳尖才能勉強夠得住。但他此時顯得親和又擺出事不關己的樣子,屈亞男知道該怎麼做。

喝了茶,李偉、屈亞男聊幾句,便將注意力放過來,說,“楊局長有什麼工作我們一起聊一聊。”

“屈廳長,我是年輕後輩,您叫我小楊,叫東軒也行。跟屈廳長求教工作上的事,心裏也安定些。”楊東軒說,先不談工作,卻做好長期打交道的架勢。

“楊局長客氣,我、我便稱你東軒。”屈亞男說,“平時在工作上有什麼想法,都可聊一聊,互通有無嘛。”

“屈廳長,半年前我是平秋市一中以為普通教師,也是班主任,在平秋市一中教書五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學校學位缺失,一年比一年嚴重,到如今,初中學生流失不小,而初中畢業後至少有一半學生沒有學位繼續讀書。

這些年,農村、鄉鎮人口遷移,城鎮化加強,平秋市至少擴充一倍,人口也相應擴充。而平秋市在教育發展上,基於經濟落後,出了小學新增兩所之外,初中增一所民營性質的,學位不多,最高容量才五百人,高中也增一所民營學校,學位容量不足五百。

這一現狀使得平秋市市區、郊區的教育工作壓力非常大。擴充學位、新建一所規模在五千學位的學校已經是急迫的工作……”

平秋市目前的教育窘態、壓力,楊東軒是反複思考過的,相比其他地區,已經是很嚴重的情況。這些工作本來該平秋市市政府主要領導或市委主要領導來推動,發展、布局也該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如非有周瑾瑜跟著來,楊東軒自己找屈亞男談這話題,便成為笑話。

此時,屈亞男耐心極好,見楊東軒表述很有條理,雖還沒有將話說透,基本明白他的意思。心裏在盤算,平秋市那邊建設遠比其他地區落後,落後十年以上。省裏也有人提到該改善平秋市的狀況,不過,平秋市在任領導沒有明確提出,省裏也在觀望。

如今,對教育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大為提升,資金也充裕得多,當然,相對教育建設的缺口,這些資金還不能滿足實際所需,在實際投入建設中,必然會分步到位。先選擇哪地區、縣市,省裏有一定的選擇餘地和權力,也與地區領導的積極性相關。

屈亞男態度雖好,卻不會給什麼承諾,等楊東軒將他的想法闡述差不多,平秋市那邊將平秋市一中剝離,重新修建一所學位五至八千人的學校的提法,也是中規中矩的規劃。按新標準建這樣一所學校,確實能夠緩解平秋市目前的現狀,不過真要做全麵的、至少十年的超前規劃,卻又顯得單一了些。

不過,從楊東軒所站立的角度來看,又是很不錯的提法。

屈亞男對楊東軒誇幾句,之後表示會將平秋市的情況給省府提議,一旦有立項的意向,會及時將信息反饋到平秋市。

楊東軒表示感謝,提出中午一起吃個飯。屈亞男謝絕了,有周瑾瑜在旁,他哪肯去吃請。

出了省府,李偉電話聯係教育廳那邊。對方得知是周瑾瑜過來,便說在辦公室等他們過去,李偉說,“張處,除了周老,還有下麵市裏來的領導,我們都空著肚子呢。”

那張處長笑嗬嗬地報了地方,李偉說不必這樣正規,簡單些便飯就可,要不,周老不肯過去。

到那邊,確實是一家規模不大、裝修精致的小樓。進包間,是中檔飯所。裏麵已經有四個人,三男一女。到前廳等候著,見楊東軒他們到來,笑眯眯地迎上。先跟周瑾瑜客氣過,才聽李偉介紹,跟楊東軒握手、寒暄。

省教育廳四個人都是省廳負責教育基建方麵工作的,處長張大友、副處長陳亮、辦公室主任孫小玲、辦公室幹部小滕,有周瑾瑜在,這些人顯得熱情、客氣。進了包間,李偉再次為雙方引薦,介紹楊東軒的身份和到省城的意圖。

周瑾瑜同樣不說話,由著楊東軒自己表述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