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戶3(2 / 2)

楊東軒話題一轉,說,“老人家,像你家孫女這樣的小孩,城南區有一兩千個,還有一萬多個小孩擠在一小、二小和三小,那是安心讀書的地方。在教室裏一節課都不能動,下課了還是不能動,像養在籠子裏的鴿子一樣。不少人將孩子送到外麵去讀,也有些在外打工的,把孩子帶在身邊讀。到外麵打工,自己忙上班,哪有時間照料孩子?丟在家裏又沒一個好地方讀書,真正苦的還是孩子,從小沒一天安心上學,長大了會少很多出席的。”

老人再次感歎,在孫女肩背上輕拍了拍。

“老人家,城南區政府是把這些孩子的苦處、家長的難處都看在眼裏,才規劃再修建幾所小學、中學,大人就算了,不說他,孩子卻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萬千不能讓他們受苦、受委屈。家長打工、拚了老命掙錢,是為什麼?還不就是為了孩子?隻有孩子好了,我們才真正好起來。”

老人知道楊東軒要說什麼意思,頭低著,不接話題。

楊東軒也不在意,麵帶微笑地看著老人。文璐插話說,“老人家,木材公司是目前市區內唯一空著的地塊,修建一所小學,會讓周圍的孩子到這裏來上學,就不必要到紅星小學那邊每天風裏雨裏地走,家裏也不必天天擔心孩子的安全。隻是,僅僅木材公司這塊地稍小了些,區裏才將這一片劃在裏麵。如果,每一家都不肯搬遷,這所學校就不能修起來,也有人說將學校修到市區外,那些地方空得很,可真修到市區外,孩子們還不得天天走遠路?

征地搬遷我們也理解老人家做不了兒子的主,我們就想知道你兒子的聯係方法,我們跟他說說,總要將這工作做起來。再說,區裏已經決定要在這裏修學校,不是為哪一個領導自己,說為這一帶孩子。決定了的工作,一定會做成,遲搬走不如早搬走。區裏會給這一片各家修建樓房,集中安置,先簽約的住戶,會先選新的安置房。”

這些話老人早就聽過,這片社區的人說過,政府幹部到家裏宣傳過,也知道是這麼回事,隻是,搬遷離開卻不是他能夠做主的。甚至,連兒子、兒媳的電話也不敢拿出來。

老人隻是不作聲,這勸導工作便無法進行。

楊東軒見這樣不是事情,便看著女孩,見她眼光閃閃,似乎有話想說又不敢,便說,“小朋友,你知道爸媽的電話嗎?”說出這話楊東軒心裏也是自責,誘導小孩子確實有失自己的本分。

“我……我……”小女孩在猶豫,抬頭看著爺爺,些從爺爺那裏得到許諾,可爺爺卻沒有任何表示,便看向楊東軒,說,“爸爸和媽媽不準爺爺說他們的電話,我知道,我給你寫出來。”小女孩說了這話,低著頭,不敢看爺爺卻又像將心中沉重的壓力放開。

拿到電話號碼,楊東軒表示了感謝,老人家沒說話,小女孩也不說話。文璐想了想,決定在老人麵前給對方打電話。

電話撥通,文璐表麵了身份,對方也沒直接掛電話,在聽她說。文璐將這邊的情況說清楚,電話另一邊表示可以考慮,也會跟鄰居們先溝通,具體解決問題可待到過年他們回來當麵再談。

得到這樣的答複,對今天過來做工作也算有點進展。至於能不能說服對方簽協議,確實用電話說了不什麼。

跟老人告辭,楊東軒鼓勵小女孩努力學習,同時跟老人說,三年級後,如果不能靠近三小,可找他幫忙。也算對小女孩的一點回饋。

這時已經到晚餐時間,文璐決定利用這個時段將另外各家都走一走,錯開這時段,很難找到有人在家裏。向另一家走,燈亮著,敲門。對方開門後見三個是陌生人,屋裏的男人站在門口,沒有讓他們進去的意思。

文璐將資料上的情況詢問對方,那男人說,“是我家,你們是區裏來的幹部?我正式通告你們,我們家決定不搬,哪怕你們給再多的錢都不搬。其他的話就不要說了,說我也不聽。說也白說,就一句話,誰來也不搬。”語氣強硬,毫無妥協,不留絲毫餘地。

見文璐給幾句話堵在那裏,楊東軒將他拉到身後,看著那男人,說,“搬不搬也不是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