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近十幾年中,有許多新的業績評價方法不斷湧入為眾人所知,但是在我國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中,無論是對企業的績效評價,還是對經營者或是內部各層次人員進行業績評價,基本上還是以利潤為導向的傳統財務指標。傳統財務指標的基礎可以算是根深蒂固了。要想使以EVA為導向的業績評價指標體係在國有企業中順利應用,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洗腦”工作必不可少。許多國有企業經營者長期以來形成了傳統的對企業優良的評判標準,根深蒂固的觀念雖然不容易但是必須要轉變和更新。這就需要在以EVA為導向的指標體係實施前期進行大量的普及與準備工作,使經營者們學習並認識到如何體現企業的真正價值,怎樣才是為企業作出真正貢獻。這是一個漸進、係列的過程,從開始知道經濟增加值、了解它的原理,到體會經濟增加值的內涵、重新認識價值、重新認識貢獻,需要經營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隻有真正理解了經濟增加值的意義,經營者才能接受這種業績評價指標,並且努力適應新方法、以新方法為依據摸索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的途徑,達到最根本的目的———委托者與經營者最佳協調,更好地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正文 第18章 國有企業經營者意識與觀念的更新(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