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北京德地得農藥連鎖公司(1 / 3)

成熟期連鎖經營(案例六)中國農資連鎖第一品牌:北京德地得農藥連鎖公司

學完本節後,您應掌握以下幾點:

中國農藥現狀

中國農藥產業“十五”規劃重點

中國農藥產業麵臨飽和期的三種策略

農藥產業結構調整方向

我國農藥產業的通路

德地得六字發展戰略

本節內容可以應用在以下地方:

成熟期連鎖經營企業戰略

農資企業發展連鎖的學習資料

連鎖專業學者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習資料

中國農藥行業現狀

中國現有農藥生產企業2000多家,其中原藥生產廠家約400家,加工企業1600多家,擁有固定資產362億元。2002年我國農藥產量75.17萬噸,再創新高,穩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除草劑為18.42萬噸,占農藥總量的25%;殺蟲劑的產量為41.73萬噸,占農藥總量的56%;殺菌劑為6.94萬噸,占農藥總量的10%;其他為8.08萬噸。而同期美國除草劑占農藥總量的60%,殺蟲劑占農藥總量的30%,殺菌劑占農藥總量的10%。按照此種比例,中國農藥中除了除草劑有增長空間以外,殺蟲劑比例應大幅下降。

中國農藥十五規劃

根據國家經貿委“農藥產業十五”規劃,到2005年,農藥生產企業將從2000多家減少到600家左右,重點農藥生產企業將集中到40家,其中大型農藥企業有15家。我國農藥原藥生產將更加集中,重點農藥生產企業的原藥產量將占總產量的60%以上。

農藥生產廠家減少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政策方麵;二是市場方麵。政策方麵是要求生產企業申報環保標準,GMP標準,ISO 14000係列質量標準,根據這些政策要求淘汰掉不符合標準的企業。而我國政府對這些方麵的要求不甚嚴格,地方保護嚴重,甚至不符合標準的企業也在生產農藥,政府應該大力加強管理力度才有可能完成“十五”規劃目標。所以,作者的結論是:在未來幾年,我國農藥生產廠家隻會上升而不會下降。現狀原“十五”規劃比較情況:

,到2005年農藥規劃年產量45~50萬噸,農藥年產量下降主要是通過對高毒、高殘留產品的控製和農藥整體使用量在下降,但由於農藥市場無序競爭,同類產品以不同商品名稱大量出現,導致農藥產量繼續增大,與農藥“十五”規劃背道而馳。

國內可生產原藥約270種,高毒、高殘留品種所占比例將由目前的20%下降到5%以下,殺蟲劑、除草劑(包括植物生產調節劑)和殺菌劑的比例調整為65:25:10.但是國外先進發展國家除草劑比例最高。

全國農藥銷售額將超過300億元,年出口量應持續增加,因為我國農藥產品製造成本較低,創彙額將達到6億美元以上。近20年來的農藥生產和銷售情況:

根據“十五”規劃目標和,由於地區性經濟作物成長、市場需求高,小批量、小麵積經濟作物發展快且價格高,我國農藥零售價價格指數應出現微增長趨勢,但根據2002年和2003年的市場狀況,農藥零售價格持續下跌,農藥產量持續增長,以PLC(Product Life Cycle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農藥產業應該在1998年,就已經進入成熟期,競爭越來越激烈,虧損企業越來越多。

麵臨飽和的中國農藥行業

由以上說明可以看出,農藥在我國是一個很大的產業,中國的農藥生產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位,但這一排名並不能掩蓋中國農藥企業麵臨的嚴峻形勢。並且,我們知道,中國的農藥產業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到了成熟期的頂峰:供給大於需求;出現農藥數量過剩現象;商品庫存增加,出現傾銷、竄貨、單一價現象,幾乎沒有研發能力;小企業和競爭力弱的企業大都虧損並開始退出市場。

國家在“十五”規劃中明確規定,要將整個農藥的產量降下去,但這個行業的競爭者卻並不見減少,產量大量增加,但銷量趨於飽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農藥生產企業如何生存下去,實現再成長。這種成熟期的企業,麵臨再度成長,有以下三種選擇:

成熟期產業的三種策略

▲開發新產品

在IT、家電等行業,由於客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因此新產品開發源源不斷,但農藥行業則不同,因為雜草、害蟲種類相對來說是有限的,這導致了農藥種類的有限性。

同時,由於我國科研開發技術有限,研發成本又很高,開發農藥新產品的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實際上大多是同質化產品,或國際上專利期已過的產品。中國農藥產業幾乎沒有任何新產品可言。

▲開拓新市場

所謂開拓新市場,是指除了現有的市場以外,你要去侵占別人的市場,但農藥總體規模並沒有擴大,所以,你在侵占別人市場的同時,別人也在侵占你的市場。

再者,農藥是很有特性的,它的新市場開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宣化農藥公司,它主要是生產玉米田的除草劑,因為雜草類別不同,對水稻田的除草功效有限,因此農藥的市場拓展受農作物品種等因素的很大限製,也就是受地域性市場的限製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