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虛擬企業財務戰略控製(4)(2 / 2)

7.2.6.2虛擬企業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係構建

(1)顧客價值。

顧客價值主要從顧客的滿意度來進行評價。虛擬企業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快速響應顧客需求,隻有顧客滿意地購買了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才能證明虛擬企業的組建與運作是有意義的。

顧客價值可以從交貨時間、質量、價格、服務水平及顧客忠誠度等二級指標來反映。其中:交貨時間反映了對顧客需求的響應速度;質量、價格和服務水平都是影響顧客滿意的重要因素;忠誠度則反映了顧客對虛擬企業努力的承認與否。

(2)成本。

虛擬企業的一個優勢和目的就是通過聯盟來降低成本,虛擬企業成本可以通過信息成本、庫存成本、協調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機會成本6個指標進行評價。其中,信息成本可分為固定信息成本和變動信息成本。固定信息成本是指為建立信息係統而做的一次性支出,具體包括硬件費用和軟件費用,變動信息成本包括為保持信息係統正常運行而支付的維護成本和信息取得成本;庫存成本是指動態聯盟通過成員企業彼此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將庫存成本盡可能降至最低,以至達到“零庫存”的目的;協調成本是指虛擬企業成員之間的相互協調工作的必要支出;機會成本是指因企業抓住市場機遇投資新產品而失去其他投資機會,企業若進行其他投資可能獲得的收益,即為該項投資的機會成本。

(3)效益。

效益是企業績效的重要指標,主要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淨資產收益率以及產品的難以模仿性3個指標來進行考核。

(4)安全。

安全是指虛擬企業降低各類風險的效果。在虛擬企業的生命周期中一般會遇到5類風險,因此在安全性指標下設置以下5個二級指標: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資金風險和其他風險。其中,技術風險是指技術能否成功地轉化為產品;市場風險是指主要由市場需求、上市時機、產品競爭力等因素引發的風險;管理風險是指由管理不當帶來的風險;資金風險是指由於資金短缺引發的風險;其他風險是指包括政治風險與自然環境變動所帶來的風險。

(5)敏捷與柔性。

適應外部不斷變化、不可預測的環境,捕捉瞬息萬變的市場機遇是組建虛擬企業的原因和目標。虛擬企業必然是敏捷和柔性的,這對虛擬企業運作情況的判斷至關重要。可以采用5個二級指標來考核虛擬企業的敏捷性:融合、重構速度、生產柔性、研發速度和新產品上市速度。其中:融合是指成員間的文化方麵的相容性,虛擬企業是一個係統,成員企業是其中的元素,各個成員及成員之間的狀態,影響著整個係統的運行結果;重構速度是指針對環境的變化而調整的能力和速度;生產柔性是指各成員生產能力彈性和組合柔性;研發速度是指從決定開發到開發成功所需時間的長短;新產品上市速度是指從開始成功到產品上市的速度。

7.2.6.3虛擬企業績效評價標準

績效評價標準是對評價對象的狀態、性質和程度進行分析評判的標尺。虛擬企業的績效評價是對整個虛擬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結果的“好”或“壞”進行判斷的過程,這種判斷必須依據所確定的標準進行比較。虛擬企業的績效評價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行業標準,是指同行業在相同時期內的平均水平,是根據同行業的有關資料並通過統計方法測算出來的。行業標準是最常用的績效評價標準,通過實際數據與行業標準進行比較,能夠對虛擬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做出判斷。

(2)曆史標準,是以本企業曆史上最佳狀況或最近一期的狀況作為比較的基準。由於各企業間的實際狀況千差萬別,企業的績效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對企業績效做出判斷的過程中要剔除一些外部特殊因素的影響。該方法主要適用於各個成員企業自身的績效評價,一方麵反映企業的真實水平,另一方麵考核企業自身的業績。

(3)標杆標準,這是一種全新的績效評價標準,最早采用的是美國的施樂公司。它是以最強的競爭對手或那些行業中領先的、最有名望的企業作為基準,將企業的產品、服務和管理措施方麵的實際情況與這些基準進行定量化評價和比較,分析這些基準企業達到優秀水平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選取改進的最優策略,且上述程序將反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