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案例25織裏童裝科創中心:三位一體運作 集群創新平台(3 / 3)

經過設計中心的引導,企業的品牌化意識提升很快。目前全鎮共有全國十大童裝品牌1個,省著名商標4個,省名牌產品1個,市著名商標26個,市名牌產品3個。2010年有7家企業申報省著名商標,16家企業申報市著名商標,18家企業申報市名牌產品。

4.連接產業內外,共同提升能力

起好平台和橋梁的作用,實現自身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科創中心是一個服務平台。它整合了檢測、展示、信息、培訓、設計等具體工作,這些工作背後正是織裏童裝產業發展的幾個瓶頸和弱點之所在。檢測反映了織裏質量的弱點,展示反映了織裏營銷和宣傳的弱點,信息反映了織裏管理方式和信息閉塞的弱點,培訓反映了織裏人才的弱點,設計則反映了織裏創新和創意的弱點。科創中心正是幫助企業在認識到發展瓶頸的基礎上,查找更為根本的原因,並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修正。以檢測業務為例,童裝檢測的不合格,反映的主要問題是企業在管理上混亂,檢測結果不穩定,反映的是控製上的漏洞,通過檢測工作,能有效地警示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抓重點,集中解決問題。

作為公共服務平台,科創中心一項重要的任務是借用“外腦”。對於織裏童裝產業發展來說,最重要的是人才,但由於當地企業主素質尚有待提高,他們對於引進人才的使用及溝通上常出現障礙。因此,從人才的招聘和引進,到對他們的使用、培育,再到後勤等一攬子工作都由科創中心承擔。

人才引進後統一掛靠科創中心,費用和後勤由中心承擔,然後由中心為人才和用人企業之間牽線搭橋,在雙方達成意向後,用人方從中心“借調”人才,支付人力資源費用。當出現問題時,人才仍然回到中心待用。這樣,人才沒有後顧之憂,同時也防止了他們頻繁跳槽的情況。

科創中心的服務內容從一開始由科創中心根據企業亟須的服務內容主觀設置,逐步發展成企業發展碰到問題或提出需要並向科創中心進行反映後設置。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決定了科創中心不能原地不動,它必須跟隨產業發展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兩個進出口中心的成立正反映了這一點。

織裏童裝由於受到渠道的限製,一直以內銷為主,但隨著近年來市場拓展力度的加大,部分企業躍躍欲試,希望開拓出口業務,卻苦於對童裝出口貿易業務不熟。在企業向科創中心反映後,科創中心立即成立了以推動出口貿易為重心的服務中心,在初期幫助部分企業開展出口貿易的探索,並逐漸幫扶重點企業建立自己的出口貿易公司。現在,“賽洛菲”、“燦爛童心”等幾家龍頭企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出口貿易公司,並逐步帶動織裏童裝的出口業務發展。

織裏童裝科技創新中心商業模式小結

織裏童裝科技創新中心商業模式創新的精髓在於政府、協會和企業職能“三位一體”。這一方式避免了“企業靈活而不權威”、“政府權威而不靈活”的不利條件,充分發揮了各種職能的優勢。通過實施“以大帶小”戰略,中心構築了產業階梯式發展格局,優化了產業分工,形成了以大企業為龍頭,以價值鏈為紐帶,中小企業專業化協作的網絡;通過整合多方資源,中心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集群企業,為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長足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