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案例29台州農資:三級配送成體係 技物結合樹典範(1)(2 / 2)

通過優質的示範性服務,通過有形的傳播媒介打造網絡式的傳播通道,實現技術與產品的全麵結合。通過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地利用標準化農資使用技術,激發高科技農資商品的最大效用。台州農資在充分了解農民對新知識的接受習慣和對技術需求的基礎上,選擇了最容易被農民接受的普及方式進行推廣。通過無償提供各種服務幫助農民充分利用農資商品,實現農產品利潤最大化。

(1)莊稼醫生

台州農資提供給農民的農資使用技術,始終從農民利益角度出發,在建議農民使用某種農資商品之前,往往都先開展實地診斷,實現“對症下藥”。

如對肥料的使用,需要先經過實地的土地測量,然後根據土地的狀況,進行配方施肥。各個門店都配備了具有豐富經驗的莊稼醫生,開展“門診服務”,對農民開展針對生產全過程的技術服務。

(2)信息保姆

建立農民信息資料庫,利用互聯網、移動短信平台和公司檔案等,通過把握科學的農作物生長時間表,準確地為農民提供種植作物的產前、產中、產後的相關信息,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業工作的開展。提供的信息涵蓋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麵,如合適的播種時間、合理的打藥方式、精確的施肥劑量等,指導農民進行科學生產,從而促進食品安全、農民增收。農民親切地稱其為“信息保姆”。

(3)農技博士

發行定期月刊《植保園地》(2000份/期)及不同農時的各種作物操作規程、解決方案。通過聘請農技專家及相關技術人員,以《植保園地》為傳播工具,為農民提供負責測土配方、統防統治服務,明確出口基地綠色食品對不同國家的農殘標準,承擔農資廠家新品種試驗機成果展示、推廣等。通過標準化農資使用技術的傳播,幫助農民科學種田、合理用肥。

(4)培訓導師

充分利用總部設施、技術完備的優勢,適時開展技術培訓會。根據各地的不同農時、不同農作物,開展對農民的技術培訓,為農民示範各種農作物種植操作規程並提供農業問題解決方案。平均每年召開400多場農民培訓會,為農民掌握當前農事技術進行全麵、及時的指導,同時為農民提供谘詢解答、遠程培訓、田間實地指導等服務。

(5)全能配送員

台州農資設身處地地為農民著想,堅持“將農資產品送到農民田間地頭”的理念,實現了農資連鎖店經營的“六統一”,即統一門店、統一標識、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價格,同時實行“三配送”製度,在給農民提供農資配送的同時,針對具體的農產品進行信息配送和技術配送,保障農民能合理科學地使用農資商品,充分發揮優質農資商品的效用。

(6)金融大使

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倡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村經濟合作體係建設,台州農資在湧泉梅峴村開設了“三位一體”農資門店,實施合作社社員憑信用卡向農資門店(供銷社)購買農資商品,農資門店向信用社收取貨款,農民銷售農產品後,還款給信用社的“一卡一點一服務”為農項目,極大地方便了農民。此外,台州農資還成功參與浙江省首批4家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之一的臨海市湧泉鎮“忘不了”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建設,投身於農村金融新平台的構建,為解決農民資金困難的問題做出了貢獻。目前台州農資已累計向農民發放農資貸款3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