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案例30晨龍太空:發展生態產業鏈 打造創收新模式(1)(1 / 2)

浙江晨龍太空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基本情況

浙江晨龍太空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龍太空農業)成立於2003年11月,位於麗水市縉雲縣壼鎮,是中國晨龍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子公司之一。晨龍太空農業自成立以來,立足航天育種高科技農業的正確定位,創新蔬菜製種,加大農業設施的投入,推進太空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生產,建設麗水地區最具產業規模和鮮明特色的種植、養殖、加工、旅遊為一體的1000畝綜合性科技農業示範基地,成為麗水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截至2009年年底,晨龍太空農業擁有總資產2338.03萬元,2008年與2009年分別實現銷售1607萬元和2038萬元,利潤增長都超39%。公司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其“公司+農戶”的產銷機製建立了2500畝項目輻射地,有力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和經濟發展。

晨龍太空農業的成立源於晨龍集團董事長呂普龍以“工業反哺農業,農業促進工業”的思路,這順應了我國現代產業調整與升級的要求。當工業板塊發展成熟以後,把資金投向資本密集型的特色高科技農業,又以農產品深加工來促進工業的發展,實現產業創新,既開拓了企業多元化發展空間,也帶動了大區域範圍內的農民增加收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2000年以來,晨龍集團主營的精度壓力泵葉片、橡膠製品、安全設施製造及安裝業務發展穩定,某些產品是中國航天業、軍工業、家電業的重要零配件。作為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省重大骨幹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是集團發展必然的戰略選擇。當時的農業政策及發展環境十分優越,國家及省的農業產業政策都積極鼓勵促進農業、農產品升級換代的農業產業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在我國入世後,農業將麵臨重大的挑戰,政府著力加大了對農業組織的調整力度,大力調整農產品的品種結構,改造傳統農產品的加工形式,積極扶持農業優勢產業的發展,鼓勵農業產業創新。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晨龍集團與中國航空工業的某些機構有著多年緊密的業務關係,而當時我國的航天育種技術已有了多年的發展,並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正值向全國農業推廣新優農產品,於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晨龍集團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科技合作。

2002年,晨龍集團收購重組縉雲縣藥物場(該藥物場現是晨龍太空農業的主基地),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下屬北京天星航天育種技術開發中心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聯合創辦中國航天育種基地。項目由晨龍集團出資並負責後期的經營管理,北京天星航天育種技術開發中心提供新優農產品種子和種植技術,雙方共享利潤。

晨龍太空農業從2003年開始,選定數十種蔬菜、花卉品牌的良種,由北京天星航天育種技術開發中心負責種子航天搭載,然後由基地負責航天種子選育、中間試驗、產業化生產。基地成功培育出太空番茄、黃瓜、絲瓜等農產品,並進行規模化種植。此後,其他果蔬新優品種陸續成功培育,如青椒、茄子、西瓜、百香果等。大批太空種子初期培育成功之後,呂普龍以免費贈送的方式向需要的相關單位與農民朋友提供種子,一是出於社會責任感,為農民做實事;二是擴大太空農業的影響力,讓社會認知並接受太空農業,為晨龍太空農業的後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