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外稅收籌劃之比較分析(1 / 3)

中外稅收籌劃之比較分析

會計審計

作者:李娟

摘要:經濟越發展,稅收越重要。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稅收籌劃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盡管現在稅收籌劃已家喻戶曉,但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法製健全程度不同等原因使得稅收籌劃在中西方的發展及實施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對中外稅收籌劃的發展曆程、籌劃的稅種、人才培養、籌劃實施狀況等方麵加以比較,以完善我國稅收籌劃的研究體係。

關鍵詞:中外稅收籌劃;比較;啟示

一、稅收籌劃發展的曆程和比較分析

稅收籌劃最先是西方國家產生和發展的,它紅紅火火的開展在西方的發達國家,備受政府和納稅人的重視,理論上的研究和實際上的運用都已經非常成熟。在如此的背景之下,我們國內在這個方麵的發展確實相當的迂回和曲折,理論研究開始從非透明的地下階段開始公開化變化為透明的階段。

在西方國家李,早期的稅收籌劃的思想時出現在一九三幾年的英國湯姆林爵士踢出的,然後在五十年代表現出了它發展的趨勢。在1959年建立的歐洲稅務聯合會中就提出:在開展稅務活動的時候是必須要有一定的中心來展開的,這個中心就是稅務谘詢,稅收籌劃作為現在最為重要的稅務谘詢其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已經積極開展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裏,並不斷在成長和莊大中。並且在這個時候,它也已經在深入發展,各式各樣的此類書籍也已經就此誕生。如說the Bureau of Nation Afairs Inc公司以提供稅收信息而馳名,它不僅出書,還定期出版《稅收管理國際論壇》和《稅收籌劃國際評論》兩本知名專業雜誌,在書裏麵很多篇幅都是在講稅收籌劃。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稅收籌劃在理論上是有比較完整的研究成果的,也廣泛應用於經濟實踐當中,稅收籌劃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

我國稅收籌劃進入我們生活的時間很晚。它的發展曆程也經曆了幾個相當長的階段。第一是稅收籌劃和偷稅的分離階段,這個時候有很少的人在地下搞稅收籌劃,這個時間是八十年代。第二個階段是籌劃和避稅的分離的階段,以唐騰翔編著的我國第一部稅收籌劃專著《稅收籌劃》為代表,接連有一些籌劃方麵的書籍誕生。在這些書籍當中,首次把稅收籌劃和避稅區分開來。這個時間是九十年代。稅收籌劃的法律地位也被正式確立起來。國家稅務總局在其機關報《中國稅務報》首次加入了稅收籌劃專欄,並配發了評論員文章《為稅收籌劃堂而皇之叫好》,對於稅收籌劃的積極意義進行了明確的。在這個時期裏麵許多稅收籌劃的書籍相繼麵試了,許多稅收籌劃的文章被諸多報刊雜誌粉粉的登載,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紛紛都舉辦起了培訓班來培訓呢稅收籌劃。公民的納稅意識不斷的增強,稅收籌劃的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比如北京大連深圳這些城市就比較活躍,他們的稅收籌劃已經刊載上了一些專業性的網站上麵。“中國稅務通”網站、“大中華財稅網”、“永信和稅收谘詢網”等。作為納稅人節稅的業務,稅收籌劃已經成為了中國法治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顯現除了他無窮無盡的發展潛力。

二、稅收籌劃的稅種比較分析

國外的企業稅收籌劃針對的是產課稅,我國的企業稅籌劃側重於流轉稅和所得稅。

外國在稅收上為什麼主要針對直接稅呢?這個原因是比較簡單的:比如說直接稅難以轉嫁等等方麵的原因,容易轉嫁的方麵是產課稅於增值稅這些稅。間接稅的籌劃的空間是很小的,不容易運轉。直接稅的籌劃方麵可以節約資金,很大程度上去降低企業投入的成本,提高企業的投入的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薪資空間。所以西方國家的稅收籌劃是非常之普遍的。在這個時候,西方國家有的實施了增值稅和勞務一律要收取增值稅的條款,隻針對商品進行零稅率或者低稅率而不針對企業。如此一來,隻要是企業所從事同樣的產品或者商品生產與經營活動,這樣它所麵對的增值稅的待遇是一樣的。除此以外如美國的產品課稅實施在零售的環節和銷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