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網絡會計信息係統實施基礎之我見(1 / 2)

試論網絡會計信息係統實施基礎之我見

會計審計

作者:劉夢濤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當前廣泛使用的會計信息係統逐漸開始突顯出其不利的方麵,越來越不適宜當前的經濟社會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網絡會計信息係統便成為了必然的選擇。本文主要分析介紹了要實施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基礎,並在此基礎上為我國順利實施網絡會計信息係統建言獻策。

關鍵詞: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網絡經濟;實施基礎

近年來,網絡環境的改變引發了社會結構的變革,同時也催生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的出現——網絡經濟,並在短期內快速崛起。這種社會經濟的變革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導致原有的經營管理模式發生變化,而經營模式的變革直接導致與之適應的組成企業管理信息係統的會計信息係統相應的跟著發生改變。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出現成為一種必然。但是在我國針對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並未廣泛展開。在這樣的形式下,各方關注的焦點自然就是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構建和實施將如何行之有效的開展。

1.實施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技術基礎

網絡會計信息係統工程的構建是一項對技術要求很高工程,因此在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研究和建設過程中必然會對技術基礎十分重視,、而且這也會將會是一個重要環節。網絡會計信息係統對遠程數據處理、數據分布存儲是通過使用互聯網技術來達成的,這樣可以將企業內部部門之間、部門與單位之間和外部的單位之間、單位與客戶之間的空間距離和限製縮減至最小,讓信息傳遞、共享和管理控製更加方便快捷。這裏所說的技術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能夠更方便的連接不同地域的多台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計算機,並通過網絡軟件實現協調管理,從而能夠更好的實現網絡資源和信息的傳遞及共享。在互聯網環境下,傳統的財務係統使用的小心桌麵數據庫逐漸被SYSBASE、ORCALE、MSSQL SERVER等大型數據庫所取代,從而極大的提升了財務係統的業務能力,並且數據的海量讀取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功能性。

2)計算機技術。最早的計算機出現是為了方便大量數據的計算,後來逐步發展到信息處理領域。會計信息的快速處理對技術手段的要求很高,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正好為其提供了技術方麵的手段和智力方麵的支持。當今科學技術條件下的計算機芯片的每秒高達上億次運算速度,一旦完成原數據錄入,數據結果輸出的時間隻能用“瞬間”表達。

3)金融電子技術。借助商用電子化設備和各類交易卡,依托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係統進行買賣交易的行為被稱為金融電子化。資金流的更加通暢需要更加完善和發展的電子技術。

4)網絡安全技術。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構造受到來自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但是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又使得這一係統的構建成為可能。會計數據因為屬於企業的商業機密,因此要求高保密性。但是互聯網並不是完美的,而是存在很多漏洞,有效防止信息泄露不能隻通過加密文件,必然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如防火牆、加密技術和數字簽名等。

2.實施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準備階段

從功能和技術層麵來看,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無疑是比較複雜的,因此需要做大量的準備階段的工作來保證係統的順利實施。而準備階段的工作做得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對係統實施能否順利成功具有決定性作用。

1) 思想準備。在網絡信息係統更新決策作出之前,相關單位必須認識到為此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網絡信息係統的順利實施。相關單位的領導和財務部門需要明確管理目標、存在的問題及其緊迫性和問題的解決方法。除此以外,對網絡信息係統的重視程度也相當重要。

2) 係統硬件準備。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硬件主要包括:計算機硬件和網絡信息通訊設備和辦公設備。在信息處理方麵,計算機硬件應該包括數據采集輸入設備、數據處理設備、數據存儲設備、數據輸出設備等。網絡所需要的硬件設備是多台計算機通過網絡通訊設備相互串聯成一個係統,這樣能夠使信息的暢通性得到保證。

3) 產品選擇。支撐網絡會計信息係統正常運行的除了硬件條件之外,軟件條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建立網絡會計信息係統所選擇的軟件設備必須與硬件設備相匹配,才能更好的起到促進作用。軟件條件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合對於財務軟件的效果有一定程度上的決定性意義,與之類似,網絡會計信息係統對於軟硬件之間的相互匹配程度也十分依賴。因此,相關單位在選擇適合的財務軟件的時候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的特點來作出決策。單位所選擇的財務軟件要能夠對網絡會計信息係統的功能提供保障,軟件的功能範圍要滿足長期性的發展需求。當然,價格因素也是選擇產品的時候需要考量的一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