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村級財務核算會計電算化的應用
會計審計
作者:方麗 茌亭亭 錢震
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麵取得了巨大進步,新農村建設已成為現今的焦點問題,村級會計核算實行會計電算化是一個裏程碑,是農經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一次重大變革,是實現農村經濟工作全麵信息化的基礎,可以規範村級財務核算,帶動整個農經工作向規範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健康運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本文通過搜集揚州地區農村財務核算會計電算化應用的基本狀況,對村級核算會計電算化的應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議,來推動農村財務核算會計電算化的進程,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村級財務核算;會計電算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麵取得了巨大進步,改革成效舉世矚目,但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嚴重的“三農”問題令世人關注。新農村建設已成為現今的焦點問題,我院在2008年申報省級特色專業時提出會計教學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特色,2012年會計電算化專業以良好的成績順利通過了省級特色專業的評審,提出了“以崗設課,課證賽結合;以生為本,服務新農村”的會計專業特色。在新農村建設中必然涉及到村級財務核算問題,在村級財務核算中應充分應用會計電算化,促使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以此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一、新農村建設情況
我國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是指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麵的建設,最終建成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揚州市新農村建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①農村“三大合作”穩步推進,上半年,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數居全省第一,約有56個。②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經濟平穩增長,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5.8億元。③現代高效農業加快發展,在去年新增高效農業麵積19.3萬畝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又增34.4萬畝,另有一批高效農業園區正在加快發展。④河道疏浚和改水改廁等有序推進,一批農村公路、橋梁開工建設,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變化較大。
二、農村村級財務核算會計電算化應用的現狀
在1994年5月4日國家頒布的《關於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94財會字第15號)中提出“到2010年,力爭使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吉林省最早實施會計電算化試點工作,開啟了會計電算化在村級財務核算中的嚐試性應用。但是從目標的提出到現在的這十八年中,村級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並不是很快,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就截止到2012年初,在我國近600萬個村莊中,有9457個鄉鎮(涉及17萬個村莊)實現了財務核算的電算化,僅占全部村莊的2.8%,而這些農村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比如東南沿海一帶、長江沿線等。
三、揚州市農村村級財務核算會計電算化應用的現狀
本實踐小組調查得知,2012年12月,揚州市城南新區農經站經過多方努力,已經成功為全區“四村一社區”安裝網絡版財務軟件,在全市率先實現全村會計電算化。
推行電算化是農村財務核算的治本之策,不僅可以避免手工記賬誤差,節約工作時間,而且可使農村賬務管理更加規範、快捷、公開、及時。城南新區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為該區農村財務工作再上新台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讓農村財會人員盡快熟練掌握財務軟件係統,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新區農經站還組織村(社區)全體會計進行了電算化崗前培訓。
四、新農村建設財務核算實行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實行會計電算化可以提高村級財務核算的質量
村級財務核算共設置33個一級科目,其中資產類13個,負債類6個,所有者權益類4個,成本類1個,損益類9個,傳統的手工做賬模式,工作量很大。在我國,有部分村會計是由主要領導指定,其標準主要是“信得過”,文化水平並不一定高,業務素質並不一定強,難以按照國家的統一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電算化,通過利用電腦的運算速度與會計軟件的係統設置進行完美結合,可以較好地解決會計信息質量不高的問題,使得各會計信息相關者能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