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變“不可能”為“可能”(1 / 1)

高效產模式之下。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我覺得讓自己的公司從年收入350億美元躍升到600億美元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結果我真的辦到了。這意味著我得繼續增加在PC機和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麵必須在新興市場(便攜產品、打印機、存儲器以及網絡設備市場)攻城略地。而在這些新涉足的市場。我無疑將麵臨嚴峻的挑戰:惠普統治著打印機市場,思科統治著網絡設備市場,存儲器和便攜設備市場也有幾大廠商雄霸著。

我最引以為豪的事情是在我的公司裏擁有的1000多項專利當中,超過30%的專利是關於生產流程革新的。例如,專利號為6,567,714的專利技術就是關於利用無線網絡信息係統提高計算機生產流程效率的。我的首席信息官就直言不諱地說,我無疑是將IT技術和商業生產流程實現了最完美的融合。在長期的管理中,我逐漸根據消費者的需要改進自己的產品,我用一種新的技術對公司的工廠規劃軟件進行日常管理。這個軟件係統每隔一個小時就對工廠剩餘的零部件以及從供應商手中可獲得的零部件進行計算,同時與工廠的計劃需求之間進行均衡。實現最佳配置。

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我還構築了門戶網站Symphony係統,實時更新用戶的需求。我公司3000多名銷售人員利用Symphony門戶網站幫助用戶實時配置計算機係統。Sympho-ny係統采用EDI方式鏈接到經營商以實時監視零部件庫存數量,同時根據部件供應情況估計該電腦的生產時間。通過該係統,銷售人員可以了解生產每台電腦所需要的時間,以及每台電腦所獲得的利潤。這樣的係統顯著地提高了銷售量和利潤。

閱讀手記:做企業要先做人

“1983年我剛滿18周歲,那時我還在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預科班學習。當時也不知道是出於一種怎樣的心理,我想擁有一個自己的電腦公司。於是,我用1000美元注冊了戴爾電腦公司。沒想到20年之後,我的電腦有限公司竟然勢頭猛進,直逼IBM、惠普、康柏等公司。即使是在電腦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時候,我的電腦公司也是一直在贏利。特別是在2002年,我的利潤達到了23億美元。我的心裏很明白,我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是因為有很多人幫助,而我也是巧妙地利用自己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這個事實取得了屬於自己的事業的,這也是我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戴爾如是說。

戴爾取得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讓員工做老板,還是自己以學生的姿態自居,他使用的其實都是一種成功的企業文化,那就是:做企業要先做人。這是一個道理。

戴爾說自己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為他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而我們卻清楚地看到他所說的別人的肩膀其實就是他的一種作風。戴爾並不是一個創造產品的企業,他也沒有創造任何的產品,但是他卻創造了計算機行業的“巨無霸”地位,他的成功說明了什麼?

戴爾曾經把自己的企業文化稱為“誌在必勝”,他用極大的熱情和自信把他的顧客與企業調整得井井有條,並把這些都轉換成一種極大的生產力。我想,這就是他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第二章 山姆·沃爾頓的管理思想精髓:相信偶然中的必然

人物檔案

沃爾瑪公司是山姆·沃爾頓創立的。這個公司是惟一一個以零售行業的身份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1945年,山姆·沃爾頓在美國一個叫維爾頓的小鎮上開了第一家雜貨店。那個時候,很多零售行業把他評價為:一個偶發奇想進軍小鎮的“鄉巴佬”。但是,山姆·沃爾頓卻始終相信隻要他的零售產品是物美價廉的,他的服務又是比較優秀的,他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一直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並在這樣的要求之下,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1985年,山姆·沃爾頓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美國第一富豪,在《財富》雜誌公布的1996年度世界大公司營業額排名中,沃爾瑪與福特、三菱等大公司平分秋色。據有關專家統計,如今,在美國有60萬以上的人正在為這個商店工作著。

沃爾瑪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商店。作為一家商品零售的企業。很多媒體和專家都評價山姆·沃爾頓能夠散到如此地步,得益於其低成本戰略。而他卻相信他的成功是一種偶然中的必然。

如果你熱愛工作,你每天就會盡自己的能力追求完美,不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裏感染到這種熱情。

——山姆·沃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