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析公司目前的情況,我認為如果要改變這樣的狀況,隻有一種辦法才可以做到,那就是要對公司加倍投資。可是那個時候公司的收入很少。幾乎是處於一種入不敷出的狀況。為此,我一方麵裁減了部分人員,另一方麵向政府求救,希望能弄到一些資金。
可是我的舉動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很激烈的爭論,社會上很多人開始投反對票,他們不希望我們的企業獲得投資,他們希望有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我能理解這樣的心情,可是目前我們的企業隻有走這條路才可以生存啊!
於是,我開始做一些工作以讓輿論接受我們。首先是大張旗鼓地做廣告,在廣告裏讓人們明白兩個觀點,一個是克萊斯勒絕沒有停業的打算;另一個是我們所生產的汽車是美國真正需要的。廣告用了白問自答的方式,以此來消除一些相當棘手的問題。比如,問“沒有克萊斯勒,美國的經濟是否會好一些”?答案是不。如果沒有克萊斯勒,那就意味著公司倒閉,工人失業,要知道整個公司的工人、經銷商、材料供應商加起來有60萬人。一旦失業整個國家的失業率將上升5%,每年國家就將為這些失業工人支付保險和福利高達27億美元。請問,美國的經濟會因此而受益嗎?
廣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所有這些廣告中都是我本人簽名的,我以個人的名譽為公司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