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泰雙手負後,微仰頭,道:“他們害怕一天拿不到兩萬,他們不願去相信能拿到更多。但是溝通是需要過程的,這個工作,還需要我們去做。你不用有壓力,好好的把我說的話翻譯準確就行。不是還隻有三個組嗎?我們去下一個。”
“肯不在。”溫蝶娜搖頭,說道:“他上次來的時候遇到車禍,腰扭傷了,到現在還沒好。”
這個叫肯的組長,趙雲泰經常聽溫蝶娜提起,說他是個很好的老人,在工人中也很有威望,那個被趙雲泰視為朋友,叫那的柬埔寨工人,就是他的女婿。
聽說過很多次,但一直沒有見過,趙雲泰想了想,說道:“他在哪裏養傷?”
“就住在工棚裏的。”
“走,我們去看望老人家。”
……
……
既然是看望,自然要買點東西,於是趙雲泰就在工棚的商店裏買了點香蕉和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水果,讓溫蝶娜提著走進肯的棚子。
雖說是組長,但肯的棚子和其他工人的也沒什麼兩樣,看來沒有搞什麼特殊化待遇。溫蝶娜和棚子裏的女婦人聊了兩句,那女婦人連忙衝趙雲泰笑,嘴裏“阿滾阿滾”的說著,又一邊進棚子大聲嚷嚷。
溫蝶娜回過頭,小聲對趙雲泰說道:“她很開心。”
趙雲泰開玩笑似的說道:“那她真的很容易開心。”
溫蝶娜說道:“種植場裏的柬埔寨工人病了,從來沒有中國人買東西來看望的,泰哥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
趙雲泰一愣,恍然大悟。
自己本是無心之舉,卻沒想到帶給人無限溫暖。
正恍惚間,那個女婦人攙扶著一個老人走了出來。這老人看上去很蒼老,而且瘦得驚人,但精氣神卻很好,他抬起頭,慈眉善目的打量著趙雲泰。
趙雲泰眉頭微微一皺,忽然覺得這叫肯的老人有些眼熟。
倒是肯眼尖,認出了趙雲泰,頓時大笑,指著趙雲泰,嘴中一陣嚷嚷。
“他認識我嗎?”趙雲泰越看他越覺得熟悉,催促溫蝶娜一探究竟。
溫蝶娜仔細聽肯說著,嘴裏“嗯嗯”的答複,最後笑道:“泰哥,他說他發生車禍的那天,你就是在車上救人的那個中國人。”
“對了!”趙雲泰猛的擊掌,伸出指頭指著肯,也笑了起來,說道:“對對對,我想起來了,是你。”
趙雲泰想起肯那天不顧自己的去保護那個中國女孩的情景,連忙對溫蝶娜說道:“這是個好人。”
不由分說,趙雲泰向肯伸出手,熱情的說道:“叔史勒!我叫趙雲泰。”
於是下一刻,棚子裏一陣歡聲笑語。白天工人們都去上工了,隻有個別休息的在棚裏轉悠,工棚裏便很安靜。這些笑聲很清晰,很快樂,一群在枝頭上棲息地鳥兒也飛舞過來,在工棚裏穿梭,隨笑聲起舞,在天空下伴奏。
在溫蝶娜的翻譯下,趙雲泰和肯彼此增進了解,也活絡起來。肯看上去沒有七十,也逃不過六十五,但他的真實年紀其實隻有五十二歲。趙雲泰對他的經曆非常好奇,柬埔寨人本就比中國人顯老,但他也老的太厲害了。想想黎振是五十歲年紀,和他就差兩歲,但卻像是兩輩人。若是他們兩人站在一起,那效果肯定就是郭德綱和林誌穎,竇文濤和鍾漢良。
私事聊完,趙雲泰自然把話題引到正事上來,既然和肯有了這些情感上的基礎,那麼結果肯定不至於太差。但趙雲泰要的不是肯在情麵上的答應,而是希望肯能理解這種多勞多得製度的好處,是自發的想要改變。
肯的表現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肯不是答應,而是完全讚同!
並且他還拿出了一個本子,指著上麵的名字和數字,告訴溫蝶娜和趙雲泰,他的腰其實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一直還沒有去組織工作,就是在做這些事情。因為他也意識到,工人們再這樣混日子下去不行,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於是他想了辦法,製定賞罰製度,和趙雲泰的多勞多得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準備在自己的組內先試行。
而趙雲泰在此時提出改製,正好和他一拍即合!
看著肯那蒼老臉上卻精光閃閃的眼睛,趙雲泰心裏痛快的大呼:“果然沒錯,到哪都有明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