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增加盈利的正確途徑
對商業利潤影響的因素很多,其中客觀因素有:生產力布局情況,生產力布局合理,減少商品產地與銷地的距離,商品在流通領域的時間就會少;社會交通運輸條件,交通運輸事業發達,運輸商晶方便,就會加速商品流通;生產部門產品的數量、質量,品種、規格和生產的時間適於社會需求程度,如果適銷對路,在商業企業滯銷商品就會少,因而就可節省流動資金和減少商品損耗;社會購買力水平,購買力高,對商品需求大,就會擴大商品銷售量;商品價格變動情況,商業利潤基本來源於商品進銷差價,如果進價低,售價調高,毛利就多,反之,毛利就少。就一個商業企業來說,各個企業所處地區的經濟特點、人口密度、居民結構、交通條件及各個企業經營商品的結構,特點,對它們的利潤都有很大影響。
商業企業應從主觀上努力,通過下述正確途徑,合理增加利潤。
(一)樹立正確的盈利觀
列寧曾經指出,要“使每個國營企業不但不虧損而且能夠盈利”。隻有盈利,多為國家增加積累,才能推動國民經濟迅速發展,才能發展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事業,才能鞏固國防,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必須反對那種鋪張浪費,不講經濟核算,不重視經濟效益的錯誤傾向。
但是,商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能片麵地追逐利潤,不準降低服務質最,不許以次頂好、以假充真和摻雜使假,不許克扣斤兩、變相提價。商業企業要端正社會主義經營方向,做到文明經商,文明服務。
(二)做好市場調查預測,組織適銷對路的商品
商品采購是商品銷售的前提條件,隻有“買好”,才能“賣好”。商業企業應經常進行市場調查預測,了解市場商品供求趨勢,掌握商品流通規律。商業企業要通過多種渠道,廣開貨源,要加強進貨的計劃性,各種商品何時購進、進量多少、從哪裏購進,都要通過調查研究,精心安排,防止進貨的盲目性。商業企業要同供貨單位搞好協作關係,實行購銷合同製,以便從法律上保證商品購銷業務的順利進行。商業企業應根據經營商品的結構特點,企業規模大小,貨源情況,合理確定進貨管理方式,小型的和專業性企業宜於采用統一進貨方式,大型的和綜合性企業則宜於采用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進貨方式。商業企業應當選派懂商品知識、懂進銷業務、善於聯係、責任心強、政策水平高、能吃苦耐勞的人擔當采購員。企業進貨適銷對路,才不致於使商品積壓,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三)合理組織商品運輸
商業企業應選擇合理的進貨渠道、合理的商品運輸路線、運輸方式、運輸工具,消除過遠、迂回等不合理的運輸現象,以便減少運雜費。同時,組織商品合理運輸,商品在途時間短,商品資金占用的就少,商品損耗也少。
(四)做好商品的驗收、保管、養護工作
商業企業對來貨要嚴格驗收,防止劣質商品進入流通領域;商品入庫要科學堆碼,安全存放;要精心養護商品,防止商品損壞、變質,減少商品自然損耗;對於商品在保管中出現的事故,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大力開展包裝物的回收利用,以便節省包裝物料;要經常分析庫存商品的質量結構,對過季、滯銷商品和殘次變質商品,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及時銷售、處理。
(五)提高商業服務質量,擴大商品銷售
商品銷售量不斷增加,這不僅意味著較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企業從銷售的商品中獲得的盈利也多。商業企業應及時建議生產那些人們所喜歡的商品,商品的花色、品種要多,質量要好。商業企業要克服“官商”作風,改進售貨方式;合理確定營業時間,必要時延長營業時間;增設商業服務項目,采取多種便民措施;營業場地的貨位要合理擺布,應季商品應適當擴大銷售場地,以方便顧客選購;提高商品陳列和櫥窗廣告的藝術水平;改善營業人員的服務態度,講求櫃台語言藝術,重視研究顧客心理,體貼關心顧客,當好顧客的參謀,文明經商,禮貌待客,主動、熱情、耐心、周到地為顧客服務;搞好清潔衛生,使顧客來到營業室在精神上感到舒適;執行商業政策,提高社會主義商業信譽。
(六)合理使用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在商業企業占有很大比重,流動資金周轉加快,其利用率就高,就可以用較少的資金完成較多的商品流轉額和實現較多的盈利額,經濟效益就好。商業企業對商品資金要實行計劃管理或定額管理;盡量壓縮非商品資金;嚴格遵守結算紀律,減少結算環節,簡化結算手續,及時清理結算資金,迅速把銷貸款送存銀行,以便減少這部分資金的占用:要杜絕抽調、挪用、亂拉、亂用資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