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科學組織勞動,提高勞動效率
為了提高勞動效率,商業企業要建立科學勞動組織,搞好分工與協作;經過調查研究,采取科學的方法,健全勞動定額管理;合理安排人員,根據每一職工的具體特點,盡量安排其適當的工作,做到人盡其才,事得其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關心職工生活,發揮職工的勞動積極性,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勞動日利用率,加強文化、業務知識培訓,提高職工的文化、業務水平;改善勞動條件,做好勞動保護工作;健全責任製度,維護勞動紀律;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挖掘蘊藏在職工中的潛力,貫徹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做好勞動工資和物質獎勵工作。商業企業不斷提高勞動效率,就可以相對節省活勞動消耗,降低工資開支率。
(八)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活動
商業企業要實行領導人員、科技人員、廣大職工相結合,不斷地改進物質技術設備,逐步改變商業職工肩挑肩扛的重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的落後麵貌。同時,先進的現代化的物質技術設備,不僅能提高勞動效率,同時能更好地保護商品質量,減少商品損耗。商品損耗少,則流通費用就少,從而就可以增加企業的盈利額。
(九)勤儉辦企業,節約流通費用
厲行節約是我國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方針。為了降低流通費用水平,商業企業應經常對職工進行愛護公共財產,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強對流通費用的計劃管理;嚴格遵守費用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不準亂擠成本,亂攤費用;對流通費用采取分類、分部門、分級管理的方式,加強費用會審,發揮群眾理財的積極性;經常對費用開支進行分析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對於財產損失、浪費現象,應采取切實有利措施,徹底克服。商業企業要健全經濟核算製度,建立完善原始記錄、定額管理、成本計算和財產、資金管理,精確計算各種開支和經營成果,定期考核、分析資金、費用、盈利等經濟指標的執行情況,使經濟工作越做越細。嚴格區分商業企業政策性虧損與經營性虧損。對於政策性虧損企業,規定合理的補貼虧損定額,由於企業努力,實際虧損額少於虧損定額,應給予獎勵;如果超過損虧定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使虧損額減少到定額範圍之內。經營性虧損是由於企業經營管理不善所造成的虧損。企業發生經營性虧損,不僅不能為國家提供積累,反而要從國家財政收入中給以補貼。對於經營性虧損的企業,必須限期扭虧轉盈,若長期改變不了落後局麵,應追究企業領導責任,必要時對企業領導人要進行調整。
(十)建立健全商業企業的各項管理製度
製度健全,才能有效地防止鋪張浪費現象和貪汙盜竊、投機倒把等不法行為。企業要建立計劃管理製度、經營責任製度、崗位責任製度、商品經營製度、物價管理製度、勞動管理製度、經濟核算製度。企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財經紀律。隻有製度健全,並嚴格執行,企業的各個部門間、各個經營環節間、各種工作崗位間、上下級問才能做到密切配合,才能使各項經濟活動井然有序地開展,才能加速商品流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因而才能增加更多的企業盈利。
(十一)提高企業領導人員的素質
企業經營的好壞,關鍵在於領導。幹部德才兼備,就能帶出一個團結戰鬥的職工隊伍。企業領導人員要盡快實現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每個商業企業的領導人員應當做到:堅持原則,忠於職守;精通業務,經驗豐富;能謀善斷,精明能幹;知人善任,群策群力;謙虛謹慎,團結協作;作風正派,辦事公道;以身作則,為人表率;克己奉公,不謀私利;身體健康,吃苦耐勞;不斷進取,精益求精。企業領導成員水平高,並與全體職工同心合力,就會不斷改善經營管理,以最少的勞動消耗、勞動占用,完成最多的商品流轉額和實現最多的盈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