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商品和商品學(3)(1 / 3)

(一)商品知識彙集

商品學誕生之前,商品的研究是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早期的商學書籍中包括大量的商品學知識內容,以便商人在經商過程中認識商品的品種、產地,鑒別商品質量的優劣和真偽。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商品知識彙集階段。

從目前的曆史考證和文獻記載來看,世界上第一本包括有商品學內容的商學書籍是阿拉伯人阿裏·阿德·迪米斯基編著的《商業之美》(1175年出版,全書名稱為《商業之美與識別優劣和真偽商品指南》)。以後歐洲的商業中心——意大利,也出版了許多包括有商品知識的商學書籍。例如,佩戈羅弟編著的《商品貿易指南》,書中詳細論述了從意大利輸入中國的商品及其性質、質量、品種規格、貿易方法等。醫藥商品和藥材是自然科學家和醫學家最早係統研究的貿易商品。1553年,意大利波那費德教授首次在帕多瓦大學開設了“生藥學”課程,講授的內容主要包括藥材的名稱、產地、分類、性質、成分、鑒別、用途、保管等知識。為便於進行教學和科學研究,他還於1554年創建了藥材商品教研室。1675年,薩瓦裏編著和出版了《商業大全》,書中詳細論述了纖維製品、染料等商品的產地、性能、包裝、儲存保管、銷路方麵的知識。當時,這部專著在歐洲負有盛名,並先後譯成德文、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這些商品知識為商品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二)商品學的誕生

18世紀初,德國手工業迅速發展,利用進口的原材料加工成工業品,又把工業品出口外國,從而擴大了工業原材料和商品的貿易,這就要求商人必須具有係統的商品知識,才能勝任貿易工作。因此,當時對商業教育,特別是商人的培養提出了係統講授商品知識的要求,以提高青年商人的業務素質,在貿易工作中保證商品和原材料的質量,杜絕偽劣商品。在當時德國出版的許多商品學書籍和專著中,都包括有係統的商品學知識,如馬佩格編著的《博學商人》、路德維希教授的《全麵商人概論》和《全麵商人大全》等。在商人和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德國於18世紀中葉在大學和商業院校中開始講授商品學課程,並開展商品學研究。“商品學”這個詞也是來自德文“warenkunde”,譯成英文為“Commodity Science”。

1772年和1774年,德國自然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貝克曼教授先後在哥廷根大學首次開設了“技術學”和“商品學”課程。在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他於1777年編著和出版了《技術學導論》,並在1793—1800年編著和出版了《商品學導論》,創立了商品學的科學體係,使商品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因此,約翰·貝克曼教授被譽為商品學的創始人,他所創立的商品學體係被稱為“貝克曼商品學”或“敘述論的商品學”。為紀念貝克曼對商品學和技術學的貢獻,1987年德國成立了“國際貝克曼學會”,並決定每年舉行一屆學術研討會。

貝克曼的《商品學導論》分為兩冊:第一冊主要是商品生產技術方法、工藝學等方麵的知識;第二冊主要敘述商品的產地、性能、用途、質量規格、分類、包裝、鑒定、保管、主要市場等。貝克曼在《商品學導論》中還明確指出了商品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任務:

(1)研究商品的係統分類;

(2)商品的鑒定和檢驗;

(3)說明商品的產地、性質、使用和保養以及最重要的市場;

(4)敘述商品的製造方法和生產工藝;

(5)闡明商品的品種和質量及其價格;

(6)介紹商品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和意義。

自19世紀以來,這種德國古典商品學相繼傳入意大利、西歐各國、俄國、東歐各國、日本、中國等國家,使商品學得到迅速發展,商品學教育和研究也不斷深入。據有關文獻記載,1810年俄羅斯的莫斯科商學院開始講授商品學;1824年波蘭華沙綜合技術大學開設商品學課;1866年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開始講授商品學課;1884年日本東京商業學校正式開設商品學課;1902年中國商業教育把商品學作為一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