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商品和商品學(5)(1 / 2)

4.消費者商品學教育

保護消費者權益是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產生的重大社會課題。由於廣大消費者的強烈要求和積極行動,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已經形成世界潮流。對消費者的國家行政保護、法律保護、社會輿論保護、消費者組織保護以及生產者和經營者對消費者的保護,構成了消費者權益的社會保護係統。這個係統必須與消費者的自我保護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係,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消費者要正確有效地實現自我保護,除了要樹立清醒的自我保護意識外,還應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商品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知識。掌握這些知識,是現代消費者的必備素質,也是自我保護的重要條件。由於眾多的消費者缺乏商品知識以及得不到真實的商品信息和市場信息,常常會錯誤地選擇、使用和消費商品,從而造成經濟損失或人身傷亡;由於消費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相關法律知識,在其權益受到侵害或造成經濟損失及人身傷亡後,也不知道應采取什麼辦法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因此,需要建立消費商品學或消費者商品學,采取各種方式進行廣泛的消費者教育,提高消費者的商品學知識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以便正確地選購、使用、維護保養商品,更好地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目前,消費者商品學還沒有作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門課程,而隻是在一些國家通過家政學課程講授有關商品知識。廣大消費者主要通過報紙、廣播、消費者雜誌等新聞輿論工具,獲得有關商品知識、商品信息及市場信息,及時了解商品質量檢驗評價結果、價格、市場、供求的現狀和趨勢等情況,以便能夠正確地選擇、使用和維護保養商品,避免造成損失。例如:美國眾多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前,都要參考《消費者報道》雜誌;德國的《測試》、香港的《選擇》等消費者雜誌,也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消費商品學知識主要散見於消費者刊物、家政學書籍、商品知識叢書、專業商品學書中,很不係統,急需創立消費商品學或消費者商品學的理論體係,以滿足消費者商品學教育的需要。

(二)商品學研究

商品學的科學研究主要在各國高等經濟院校的商品學係或商品學教研室進行,一般包括商品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商品學應用研究。商品學的科學研究大大促進了商品學學科和商品學教育的發展,商品學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對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並確立了商品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前蘇聯、東歐各國的商品學學者重視商品學基礎理論研究,對商品學理論體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並圍繞商品檢驗與質量評價以及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維護和質量保證開展商品學應用研究。日本、西歐各國的商品學學者緊密結合商品經濟、市場營銷、消費經濟、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生態環境、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麵的實際需要,開展商品學應用研究。各國商品學學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技術成果,其次是技術經濟方麵的成果。當前,各國商品學學者緊密結合社會實際需要,圍繞人—商品—社會環境係統,以商品質量為中心,開展廣泛的商品學研究,其研究範圍及領域可概括成以下幾個方麵:

1.商品學基礎理論研究

商品學基礎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商品學的基本概念、理論體係、教學方法、教材編寫、研究方法等。前蘇聯在這方麵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商品使用價值理論、商品質量、商品品種、商品使用性能、商品質量評價等方麵的研究上取得了許多成果,出版了大量商品學教材、專著和論文集,大大促進了商品學學科的發展。

2.商品分類的研究

研究商品學分類中各類別的概念及相互關係,確定商品種類的劃分標誌,建立和發展科學的、實用的商品分類體係,以適應現代化商品信息流和物流管理的需要。

3.商品品種的研究

商品品種研究是商品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現已成為商品學的一個分支,並建立了商品品種學,出版了商品品種學專著。主要研究消費需求及需求結構,商品品種完善、擴大和更新的規律,商品品種合理構成及品種結構的最佳化規律,商品分類與商品品種評價,為商品品種預測和新品種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4.商品檢驗與商品質量評價的研究

研究商品質量、使用性能、質量指標、影響商品質量的因素,為商品標準的製定、修訂提供科學依據;建立快速、準確、實用、檢驗費用低的商品檢驗方法,並加以推廣應用;研究現代分析方法和測試技術在商品檢驗中的應用;研究商品感官分析方法的標準化和商品質量的全麵評價方法;利用質量計量學理論方法,建立商品質量評價模型,利用計算機評價商品質量;通過商品質量檢驗和評價,收集、儲存、加工和利用商品質量信息,為商品質量的提高和改進以及新商品開發提供科學依據。近年來,特別重視商品衛生性、安全性、生態學性能、美學性能的評價以及商品質量的消費者評價。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出版了一些有關商品檢驗與質量評價方麵的專著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