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母代碼
商業部門有時對其經營的商品,並不單獨製定商品編號,而以工業品號(即工業產品編號)來進行業務活動。例如:酚醛塑料(又稱電木)的代號為PF,脲醛塑料(又稱電玉)的代號為VF,聚酰胺塑料(又稱尼龍)的代號為PA,有機玻璃的代號為PMMA,這些商品代號隻能表示具體的商品品種,而不具有分類的性質。
(三)字母—數字混合代碼
字母—數字混合代碼是利用若幹阿拉伯數字與字母對商品進行的編碼,編碼中的開頭2~3個數字有一定的含義,而其他數字則是順序號,各組數字之間可以用橫線分節。編碼中的字母可以反映商品的特征,故通常在數字編碼的前麵或後麵,以輔助數字編碼。例如,滌粘中長色布的編碼為C8112,其中字母“C”表示中長纖維。
(四)條形碼
1.條形碼的產生和發展
條形碼又叫條碼,是指由一組寬窄不同,以黑白(或彩色)相間的平行線條代表相應的字符,並依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組合而成的圖像。條形碼是計算機輸入數據的一種特殊代碼。當光電掃描閱讀器掃讀條碼符號時,條碼符號所代表的信息迅速地輸入計算機,並由計算機自動進行存儲、分類、統計和顯示出來。條碼技術具有簡單、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特點,因此在許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條碼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係統地研究了條碼技術及POS係統(商店自動銷售管理係統)的應用問題,首先在食品雜貨業進行了條碼應用的嚐試。1973年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從若幹種條碼方案中選定了IBM公司提出的條碼係統,並把它作為通用產品代碼(簡稱UPC條形碼),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廣應用。
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推行條碼係統,協調條碼在各國的應用,英、法、前聯邦德國等歐共體12國於1977年成立了歐洲物品編碼委員會,並於1981年改名為國際物品編碼委員會,簡稱EAN。在吸取UPC條形碼的基礎上,歐洲物品編碼委員會開發出了與UPC條形碼兼容的歐洲物品編碼係統,簡稱EAN條形碼,並在歐洲乃至全球推廣應用。現在EAN條形碼已在世界各國普及,成為國際通用的商品標識係統。
我國條碼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條碼技術在我國的郵電、倉儲、圖書管理及生產過程的自動控製等領域開始得到運用,並把條碼工作的重點放在商業領域,特別是對外貿易商品推廣應用條碼技術。為普及、推廣、研究條碼技術,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82年正式成立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並在各地設立了物品編碼分中心。該中心的任務是:聯係EAN和國際上其他編碼機構;推廣應用和發展EAN條形碼係統;統一組織、協調和管理我國的條碼工作。1991年4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正式被國際物品編碼協會接納為會員,可以采用EAN條形碼係統。
2.條形碼的作用
目前,條形碼不僅用於商品流通領域,而且廣泛應用於生產自動化管理、圖書管理、交通、郵政業務等,已成為現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信息技術手段。商品條形碼是快速、準確地進行物流控製的現代化手段。沒有條形碼的商品難以在國際市場上正常流通,也不能進入超級市場。推廣應用商品條形碼,可以提高商品的檔次和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普及商品條形碼,不僅可以實現銷售、倉儲、運輸、結賬等的自動化管理,而且通過產、供、銷信息係統可以準確、及時地獲得所需要的商品信息。采用商品條形碼有許多好處:①可以實現自動售貨。在超級市場裏,顧客隻要把挑選好的商品通過光電掃描閱讀器,則商品的價格、總價等諸多項目便顯示在屏幕上。一張清楚明白、計價準確的購物清單也在瞬間打印出來。②可以提高記賬速度。由於條形碼上的一切信息均可輸入電腦儲存,商品的購、銷、存在電腦中均能自動增減,亦可立即提供財務報告,大大地提高了記賬速度。③可以準確地控製商品庫存。通過電腦,利用條形碼可把訂單、收貨、提貨等每一階段作詳盡地記錄並隨時可查,準確地了解商品庫存情況。④能避免常見差錯的出現。出口商品使用條形碼,可以避免出現許多國際通訊上常見的差錯,如商品名稱、規格混淆等情況。
總之,商品條形碼的使用,給出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工作都帶來了極大方便,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3.條形碼的種類和組成
國際上通用的流通領域商品條形碼有兩大係統,即UPC係統和EAN係統。我國屬於EAN係統。下麵以EAN條碼為例,簡要介紹條形碼的組成。
國際物品條形碼簡稱EAN條碼,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推出的一種國際通用商品條形碼,主要用於超級市場裏或一些自動銷售係統的單件商品。凡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其包裝上必須印有EAN條碼。EAN條碼有兩種版本,即表示8位數字的縮短版(又稱EAN-8條碼)和表示13位數字的標準版(又稱EAN-13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