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商品鑒定(4)(2 / 2)

商品品級的方法,常用的有記分法和限定法兩種。

(一)記分法

記分法有百分記分法和限定記分法兩種形式。

1.百分記分法

百分記分法是按照商品的各項質量指標的要求,以定量的方式規定各項指標一定分數,依據對商品品質的影響程度劃分權重,其中重要的質量指標所占分數較高,次要的質量指標所占分數較低。各項質量指標完全符合標準規定的要求,其各項質量指標的分數總和為100分。如果某一項或幾項質量指標達不到標準規定的要求,則相應扣分,總分就要降低。分數總和達不到一定等級的分數線,則相應降低等級。這是在食品商品評級中被廣泛采用的方法,如出口紅茶的各項質量指標的分值標準為:幹茶外形30分;滋味20分;氣味30分;葉底20分;總計100分。

按分數區分品級的標準為:超級100~91分;特級90~81分;上級80~71分;中上級70~61分;中級60~51分;普通級50~41分。

2.限定記分法

限定記分法是將商品的各種質量缺陷(即質量標準不符合質量標準)規定為一定的分數,累計缺陷分數,以此來確定商品的質量等級。商品的缺陷越多,分數的總和越高,商品的品級就越低,商品的質量就越差。例如,棉色織布的外觀質量主要決定於其布麵疵點。標準中將布麵各種疵點分為破壞性疵點、經向疵點、緯向疵點、邊疵點、油汙疵點、其他疵點和整理疵點七項。按照疵點對布麵的影響程度可以評為1分、3分、6分、11分、21分、6分、1分。在標準約定的匹長(30厘米)、幅寬(100厘米)的範圍內,分數總和不大於10分的為一等品,不大於20分的為二等品,不大於60分的為三等品,超過60分的為等外品。

(二)限定法

在商品標準中規定商品每個等級限定疵點的種類數量,不能有哪些疵點以及決定商品成為廢品的疵點限度。限定法大多用於工業品的分級,如在全膠鞋的13個外觀質量指標中,就有鞋麵砂眼一級品不準有,二級品中砂眼直徑不超過115毫米,深不超過鞋的厚度等規定。

本章小結

商品鑒定是評價商品質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其重要的作用。商品鑒定的基本形式,按鑒定的複雜程度、層次性和技術要求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類型。商品鑒定主要采用感官鑒定法、理化鑒定法和生物鑒定法。

抽樣檢驗是目前檢驗商品質量的唯一經濟而又切實可行的有效辦法。抽樣檢驗方法很多,但隨機抽樣檢驗最為合理。

商品品級的確定主要依據商品的標準和實物指標的檢測結果。商品分級的方法有記分法和限定法兩種。

國際貿易大戰的實質是質量戰。商品檢驗如一把利器,控製了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對於營銷人員來說,掌握一定的感官檢驗法,並懂得借助理化指標、生物學指標來判定商品質量是必需的。

習題

一、簡答題

1.什麼是商品鑒定?商品鑒定包括哪幾種基本形式?

2.商品鑒定包括哪幾種基本方法?各鑒定方法應注意些什麼?

3.感官鑒定有哪些特點?分析型感官鑒定與偏愛型感官鑒定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4.商品抽樣鑒定的原則是什麼?包括哪些方法?

5.什麼是商品的分級?如何進行商品的分級?

二、練習題

1.運用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經驗,對所熟悉的某一食品進行質量檢驗。

2.考察某一日用工業品的質量標誌,並對其質量做出評價。

三、案例分析題

出口對外貿易檢驗案例

2006年11月,某公司與香港一公司簽訂了一個進口香煙生產線合同。設備是二手貨,共18條生產線,由A國某公司出售,價值100多萬美元。合同規定,出售商保證設備在拆卸之前均能正常運轉,否則更換或退貨。設備運抵目的地後發現,這些設備在拆運前早已停止使用,在目的地裝配後也因設備損壞、缺零件根本無法馬上投產使用。但是,由於合同規定如要索賠需商檢部門在“貨到現場後14天內”出證,而實際上貨物運抵工廠並進行裝配就已經超過14天,無法在這個期限內向外索賠。這樣,工廠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加工維修。經過半年多時間,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也隻開出了4套生產線。請對該案例進行分析。

分析提示:該案例的要害問題是合同簽訂者把引進設備僅僅看成是訂合同、交貨、收貨幾個簡單環節,完全忽略了檢驗、索賠這兩個重要環節。特別是索賠有效期問題,合同質量條款訂得再好,索賠有效期訂得不合理,質量條款就成為一句空話。大量事實說明,外商在索賠有效期上提出不合理意見,往往表明其質量上存在問題,需要設法掩蓋。如果你隻滿足於合同中形容質量的漂亮辭藻,不注意索賠條款,就很可能發生此類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