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商品儲存
一、商品儲存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商品儲存概述
1.商品儲存的概念
所謂商品儲存,是指在商品生產出來之後而又沒有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所進行的商品存儲的過程,即商品在流通領域中停留和存放的過程。具體來說,商品儲存就是在保證商品的質量和數量的前提之下,根據一定的管理規則,在一定的時間內將商品存放在一定場所的活動。它是物流係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商品儲存是包含商品庫存和商品儲備在內的一種廣泛的經濟現象,是一切社會形態都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
2.商品儲存的分類
(1)按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意願不同,商品儲存可分為:①自願儲存。自願儲存是指為了生產或經營的需要而生產或購進商品所形成的儲存。它可以用於當時保證銷售的需要,也可以是為了保證一定時期以後的供應或為了取得更大的盈利,而有意識地推遲出售的時間。②非自願儲存。非自願儲存是指由商品流通停滯造成的,不是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所能控製的、違反他們意願的儲存。
(2)按商品儲存與商品流通的關係不同,商品儲存可分為:①正常的、合理的儲存,即保證商品流通正常進行和發展所需要的儲存;②不正常、不合理的商品儲存,即由於盲目生產、盲目收購而造成商品儲存量過多,或儲存的商品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而形成的儲存。
(二)商品儲存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商業中,商品儲存的過程一直被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它隻會增加商品的成本,而不能產生利潤。但是,隨著現代物流學的發展,商品儲存作為物流係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被眾多的學者與物流業者所重視,它在物流的整個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商品儲存在物流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幾點:
1.通過商品儲存可以調節商品的時間需求,進而消除商品的價格波動
一般來說,商品的生產和消費不可能是完全同步的,為了彌補這種不同步所帶來的損失,就需要儲存商品來消除這種時間性的需求波動。比如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大米的需求是持續的。但是,大米的生產並不是隨時都能進行的,即大米的供給是集中進行的。所以,必須通過商品儲存來存儲一些大米,在不能生產大米的季節供給消費者。而且,通過這種有目的性的商品儲存,可以防止商品供給和需求之間劇烈矛盾的產生,穩定商品物價。
2.通過商品儲存,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眾所周知,商品的運輸存在規模經濟性。而對於企業來說,顧客的需求一般都是小批量的,如果對於每一位顧客都單獨為它們運送貨物,那麼,將無法實現運輸的規模經濟,物流成本將是極大的。所以,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可以通過商品的儲存,將運往同一地點的小批量的商品聚集成為較大的批量,然後再進行運輸,到達目的地後,再分成小批量送到客戶手中。這樣,雖然產生了商品儲存的成本,但是,可以更大限度的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
3.通過商品在消費地的儲存,可以達到更好的客戶滿意度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在商品生產出來之後,能夠盡快地把商品運到目標消費區域的倉庫中去,那麼目標消費區域的消費者在對商品產生需求的時候,就能夠盡快地得到這種商品。這樣,消費者的滿意度就會提高,而且能夠創造出更佳的企業形象,為企業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通過商品儲存,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越來越向個性化的方向發展,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這種個性化消費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商品儲存對商品進行二次加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在商品儲存過程中,可以對商品進行二次包裝,或者對不同商品進行整合,這樣,就能根據顧客的需求,生產出顧客需要的獨一無二的產品。
二、商品儲存的技術要求
無論是食品商品還是工業品商品,儲存管理都包括商品的入庫管理、商品的在庫和出庫管理。
(一)商品的入庫管理
1.商品入庫驗收
商品入庫時首先要對商品進行檢查驗收,實際上是對商品質量的一次嚴格檢驗,為保存商品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主要內容包括:
(1)檢驗單貨是否相符。商品入庫時,先點大數,再檢查單據上所列的產地、貨號、品名、規格、數量、單價等與商品原包裝貨標標簽上所列的各項內容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