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生的對手當中,有許多是因為沒有自信,而逃避會晤。其中有不少人是由於內心深處有類似於自卑感的心理作崇,其實,自卑感本來是引導人們奮發向上的原動力,但是,完全被自卑感控製的人,會喪失自信心,毫無魄力,變得畏懼、矜持而遠離與自身有關的事物。
如果推銷員特別和對手不投機,則另當別論。但對於在潛意識裏,已經抱有要為人好好地做些事的客人,則不管其態度是多麼地傲慢,也不要有所畏懼,而要試著以真誠的態度來溝通,並且連續不斷。結果,你會發現他是一個很熱心的人,他會給你照顧的。
同這類對手洽談要禁忌:強行與之接觸;因對手的態度冷漠而感到畏懼。
{12}似懂非懂的對手
這種對手的心理表現為:討厭麻煩的事情、自信自滿、不願有所拘泥。
對於任何事情,他總是會感情用事地說:“唉,真是麻煩!”他完全憑感覺來處理事物,一接觸事物就馬上下判斷,甚至付諸行動。這種人或許一時會博得對方的好感,但是,他對於事情的反麵考慮欠周全,其輕率的行動會留下許多後遺症。
這時候,對凡與對手有關的各項注意事項,也就是說,這筆買賣的任何細節,推銷員都要盡量利用資料卡或書麵記錄來明確地加以說明,讓對手充分理解。
同這類對手洽談要禁忌:對產品的情況不加詳細解說;急於達成交易。
{13}容易衝動的對手
這種對手的心理表現為:好奇心強而又容易激動、熱得快冷得快、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他們愛買新產品,不論是什麼,也不管是啥東西,隻要是新奇的,就想搶購。特別是當你推銷的是最新產品時,由於是第一次見到,也是第一次摸到,他們想擁有新產品的欲望更是被刺激到最高點。
對付這種心情不穩定的對手,你首先要緊抓住他的心,了解他對什麼最感興趣,對什麼事最熱心。例如,他們對推銷員的“誠實”有興趣的話,那麼你就要積極地在誠實這方麵表現吸引力,在心理上征服這些客人。這種戰略有利於招攬未來的生意。
同這類對手洽談要禁忌:抓不住他的興趣所在;打持久戰,喪失成交的機會。
{14}亂編謊言的對手
這種對手的心理表現為:不希望被識破本意、非保護自己不可、過於將柔弱掛在心上。
無論任何人,對第三者總是不想把心中的真意吐露出來。因為如果吐露心事,就會被對方看穿。如果對方有受騙的感覺和念頭,他本人也會感到不安。
具有這種個性的對手,大多數都感情豐富。所以你要多注意,不能胡亂地刺激其心靈,不要去擾亂他心理上的平衡。要多尊重對方的立場,以冷靜的方式和對方接洽,這是最重要的。
同這種對手洽談要禁忌:胡亂刺激其心靈,打破他內心的平衡;不尊重對手的立場,甚至譴責他。
報價的學問:寧後勿先
凡事都有先有後,不是你先,就是他先。談判中的報價也一樣。到底是先好,還是後好,一般也說不準。有人說先下手為強,也有人說以逸待勞。不過在談判當中,有一個原則是最好別搶先報價,除非對方比你更精於此道。
談判的信號中最強有力的信號是第一次發價的高低,各方對另一方提出的開局要求開始建立了雙方的預期值。第一個要求設立了交易的一個外邊界。
第一個要求應該由你來提,還是讓他先提呢?對開局的人來說,優點是他可以堅持自己的上界值。一旦這一上界值擺到桌上來,另一方要想不丟掉生意就很難把這一要求改動得太多,這實際上為談判規定了一個框框,最終協議將在此範圍內達成;而且第一個報價在整個談判與磋商過程中都會持續起作用,故先報價比後報價影響要大得多。不過,先開局也有危險,這就是:很有可能我們要求得不夠高,這就丟掉了一大批東西;反之,也可能開始的要求高得有些荒唐,對方根本不可能達到。
例如,我方首先提出要價80萬元,他們很可能一開始就還價為10萬元,但他們在聽到我方報價以前,本來很可能打算從15萬元或更大的價格報起。
先報價的另一個不利之處,是對方會試圖在磋商過程中迫使我們按照他們的路子談下去。也就是說,他們會集中力量對我們的報價發起進攻,逼我們一步一步地降價,而不泄露他們究竟打算出多高的價,這是我們必須堅決拒絕的。我們必須讓他們報價、還價,絕不能使談判轉變為一場圍繞我方報價的攻擊戰。
那麼,我們應當采取什麼方式報價呢?究竟是先報價呢還是後報價?總的來說,如果我們預計到談判一定會競爭得十分激烈,那麼,我們就應當先報價以爭得更大的影響;而如果我們是按照慣常的例行程序進行談判,那麼,在報價階段之前,就應當充分了解談判的某種特點了。但誰先報價的問題在許多合作型談判裏更加難以回答。的確,在合作氣氛比較濃的場合,雙方往往無須經曆任何艱苦的報價和磋商階段就能摸索著逐步前進,並達成理想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