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學習能力更重要(1 / 1)

比爾·蓋茨常說:“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勞動。”美國企業的研究表明,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19%,會使生產率相應提高8.6%;工廠和設備價值增加10%,隻能使生產率提高3.4%。《財富》雜誌的托馬斯·A·斯圖爾特說:“知識和信息——不僅包括科學知識,還包括新聞、建議、娛樂、交流和服務。它們已經成為經濟的原材料和最重要的產品。知識就是我們所買賣的產品。”

微軟通常把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看得比他的專業基礎更重要。他們不一定會對你提出“專業對口”這樣的問題,但卻會非常注意你對新事物的反應能力和接受能力。假如一個人過多地誇耀自己以往的經驗,在微軟看來,這也許正是思維枯竭的征兆,至少也存在陷入“思維瓶頸”的傾向。這“瓶頸”通常不是缺少經驗所致,而恰是經驗太多的結果。把一大堆固定知識裝滿腦子的學生,猶如把一大堆僵死經驗裝滿腦子的老人。成功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好老師,它有可能讓聰明人的思想枯竭,走進死胡同。

比爾·蓋茨今天的財富紀錄無人能比,但作為一個大公司的領導者,他同時兼有的兩種品格比他的財富更加珍貴。其一,大家都錯了,隻有他正確時,他執著地堅持著自己的判斷而不肯人雲亦雲,因為他知道,隻有他認定的都是未來社會的主流;其二,大家都正確,隻有他錯了時,他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願意付出一切代價來糾正錯誤,扭轉方向。在其他公司,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比爾·蓋茨認為,一個人的威信既不是建立在權勢之上,也與金錢無關。不是因為你是世界首富,或者你是公司首腦,大家就一定要相信你的話。你每一次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大家才會相信你。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解釋必可得到比爾·蓋茨的認可,因為他在向別人解釋微軟的成功之路時,總是會說:“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最初的遠見。”微軟迄今為止的曆史,就是這句話的實踐。

比爾·蓋茨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他總是能夠從其他公司的失誤中找到微軟正確的經營策略。因此,在微軟發展的20多年中,比爾·蓋茨總是能從像IBM公司這樣的大公司的錯誤做法裏,找到自我管理的靈感。比爾·蓋茨說:“截至目前,計算機業的最大公司是IBM,他們的員工數量是微軟的四倍,營收也超過微軟。IBM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卻被媒體所忽視。”

比爾·蓋茨在談到IBM公司的管理缺陷時,曾經這樣說道:“IBM公司是一個了不起的公司。為什麼在開發個人計算機軟件方麵遇到這麼多困難呢?答案之一是IBM公司大量提拔優秀的編程人員進入管理層,結果留下一批平庸之輩。更重要的是IBM公司受到過去成功的困擾。它的傳統工程工藝已不適於個人計算機軟件的快節奏和市場需求。”

針對於此,近年來,微軟有意聘用了一些曾在逐漸敗落的公司裏工作過的經理。當你的事業在走下坡路時,你就不得不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夜以繼日地潛心思考。比爾·蓋茨想讓微軟擁有一些經曆過失敗境界的人。這樣,即使微軟將來會遇到挫折和失敗,而這些人仍然能夠在逆境中幹得出色。

心得:

·學習能力可以加快成長速度。

·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