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2 / 2)

(二)挑選的影視作品中語言要求規範

有些影視作品為突出其藝術效果,會選擇方言或文言語言。這樣的影視應用在教學上導致學生對漢語的不理解。例如《武林外傳》和一些香港、台灣影視作品應避免選用。因此挑選的影視作品要求語言規範,以標準普通話為原則,吐字要清晰,速度不易過快,音量均衡,並且字幕是簡體的影視作品。例如《紅高梁》《開國元勳朱德》《武媚娘傳奇》等等。

(三)挑選題材多樣的影視作品

中文影視作品涉及的範圍廣泛,題材多樣性正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挑選出題材豐富的影視作品。如果是想讓學生了解孔孟思想,可以挑選《於丹論語心得》;如果想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成立的曆史,可以播放《開國元勳朱德》等;關於勵誌、青春、社交的影視作品:《我要拿第一》《中國合夥人》等。

(四)挑選文化內涵豐富的影視作品

在選擇影視作品時還要結合中國文化來挑選,選擇文化內涵豐富的影視作品,這樣不僅使留學生掌握漢語語音語法,還要掌握中國文化背景知識。例如:《花腰新娘》,影片是在美麗的雲南境內拍攝,花腰彝族女子在節日裏舞龍相關故事情節,體現了當地的民族風情和中華兒女是龍的傳人傳統曆史文化。這樣一來,使學生大開眼界,不僅學到漢語知識,而且感受到了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

四、教學的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

中文電影教學雖然沒有可用的教材,但是不能沒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建立能有效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教學目標的建立要很據學生的漢語水平和需要掌握的生詞,對電影的語言點進行整理和篩選,這樣能幫助在觀看電影時提高他們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掌握漢語意外的其他知識;還有利於針對漢語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層次教學。

(二)建立訓練情境

中文電影的教學方式主要目的是對學生聽說寫能力的訓練,因此,要建立一個與學生有關的訓練情境。也就是說要有意識去掉中文電影字幕,挖掘學生的聽力潛能,讓學生通過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知識來學習或者試著接受新的知識,利用電影中的會話與學生在生活中出現的有關對話建立起交際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聽說寫能力和實踐能力,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自主學習的作業。例如:通過網絡查找一些課堂上所觀看的電影,並自主分析、整理相關學習材料,可與老師或學生分享,也可以提示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時候如何挑選適合學習漢語的影片。這樣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查找材料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課堂的時間,提高了中文電影資料的使用率。

總之,通過中文電影教學,使國外留學生很好了解到中國語言、文化、曆史等多方麵的知識,是訓練學生聽說寫能力有效的教學方式。為充分發揮電影教學的優勢,針對不同學生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選擇影視作品難度適中、語言規範、題材豐富等,使學生提高學習漢語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