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安防基礎理論常識(8)(1 / 3)

3.偏見歧視與人格自尊間的碰撞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物業安防工作承擔和履行著管理與服務的雙重職能,其中的服務職能是以人格自尊、相互平等為基本前提的,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所決定的。在社會主義社會的人際關係的建立上,隻有工作分工的不同,而沒有人格尊嚴的高低之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人格尊嚴上是平等的。但在物業安防管理與服務過程中,卻有著與此相悖的現象存在,具體表現為:一是思想上的歧視。部分服務對象受其個人素質的影響,認為物業企業是自己花錢雇的,雙方之間是一種純經濟形式的雇傭關係,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而恰恰忘記和忽略了雙方間的這種雇傭關係是在社會主義製度下,以人格、自尊、平等為基礎的新型的雇傭關係,而物業企業自身在經營過程中,也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存在著把自己定位在一個“仰人鼻息”的位置之上,如一度較為流行的“業主至上”的經營口號以及現在提出的“物業管家”之說,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助長部分服務對象思想歧視的滋生。二是語言上的侮辱。正是由於存在著思想歧視的認知誤區,故常常導致安防管理的服務對象稍不如意,就把內在歧視通過語言表露出來。如某物業企業管理的一棟寫字樓有著不允許“的士”進入收費區域的規定,而寫字樓內某單位一位年輕女性職員,攜帶兩箱貨物,硬要讓“的士”駛進收費區域,遭到了值班安防人員的婉言勸阻,一怒之下,該職員脫口罵出“你這隻看家狗”這種帶有明顯侮辱色彩的言詞,這是思想歧視在某種事由或媒介的觸燃下,自然流露和反映在語言上的典型事例。三是行為上的攻擊。安防人員在工作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錯誤,正確的方法是進行善意的批評或投訴,可是在物業安防管理與服務進程中,有個別的服務對象受歧視思想的誘導,常常使用偏激的行為,對安防人員進行人身攻擊。如某住宅小區的安防人員在詢問一位新入住戶是否交納停車費時,得到了已經交納的答複,但安防到物業財務查底時,因財務人員工作粗心,未發現那位住戶的交費憑證底單,故安防人員認定那位住戶撒了謊,當這位住戶欲離開小區時,遭到了安防人員的阻攔,再次進行詢問,該用戶拿出了交費憑證,使安防人員無話可說,可是這位住戶此時得理不讓人,順手就是一拳,當安防人員問其為何打人時,他振振有詞地說道:“打你是讓你長記性!”結果雙方進入廝打狀態,並都用電話向外求救,不多久,雙方的支援人員趕到,二十餘人在小區門口對峙,群毆事態一觸即發,幸好“110”巡警及時趕到,才將此事平息。

4.個人現實狀況與企業經營無奈之間的碰撞

物業安防人員工作環境與工作待遇以及由此產生的諸多問題與矛盾,作為物業企業的高層主管一般是清楚和了解的,但迫於企業經營窘境與無奈,很難拿出具體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措施,使上述問題久拖未決、積重深化,這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麵的影響:一是企業經營特性的影響。如前所述,物業企業是微利保本的行業,主要靠物業管理費、車管費以及各類有償服務費的收取予以支撐,如以某物業企業下屬物業處管理的兩幢高層帶電梯有116套住宅的樓宇收支為例,兩幢樓共有14000m2的麵積,12間店麵,20個私家車位,19個公共車位,入住率為92.3%,其年度可收費總額為122401元,扣除人工費用98381.2元,設備的維修、保養費用9800元,交納營業稅3371元,實際利潤為10969.8元,月均純收入為914.15元,這還不包括突發的搶險救災等不可預見費用以及公共關係費用的開支。這種收入狀況,讓物業企業如何能提高物業安防人員的福利和待遇!二是企業經營規模的影響。據筆者的調查,目前全國有4萬餘家物業企業,但絕大部分物業企業經營規模普遍偏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如某市一住宅小區,建築麵積為5萬平方米左右,卻由兩家物業企業分別管理,雙方各配備一批管理人員,各自獨立,互不隸屬,這在無形中增大了雙方企業的經營成本,倘若實行統一管理,又因企業各自利益所在而無法達成共識,這種管理現狀,給本是微利保本的物業企業又增加了經營成本的負擔。三是企業經營理念的影響。據筆者調查了解,全國許多中小型物業企業,特別是私營性質的物業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種掠奪式經營傾向,他們不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注重管理與服務質量的提升,而一味以賺錢為目的,這從他們收取物業管理費後的開支情況可見一斑。如某物業企業為降低人工費用成本,把安防人員工資確定在遠遠低於本市安防人員最低工資標準以下,造成許多安防人員辭職,他們就用退休人員來頂替,而許多年邁多病的退休人員,根本無法勝任物業安防工作,結果造成管轄區域內,盜竊分子騎著被盜摩托車強行衝關,年邁的安防人員根本無法做出任何的反應,隻能眼睜睜看著盜竊分子騎車揚長而去。四是企業經營負擔的影響。物業企業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並非全部歸企業所有,有相當的比例,要投入到物業日常管理和基本建設中去,根據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政策規定,物業服務費用的構成,包括物業服務成本、法定稅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利益三大塊。其中,物業服務成本,包含著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福利費以及公共設施設備的維護費用、辦公費用、綠化養護費用、秩序維護費用等。上述費用除工資、福利費用支出相對固定以外,其他各項費用受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彈性。如某物業企業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僅在預防自然災害上就投入了五萬餘元,還有在不具備動用專項維修基金的小額維修上,也接近開支五萬元等等,這就使物業企業的年度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再增加安防人工費用的成本開支,是不現實的。而且,物業管理不僅隻有安防專業,還有維修、保潔、樓管等專業,他們的收入也不是很高,物業企業不能不考慮所屬各專業收入的平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管理內耗和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