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安防禮儀概述
一、禮、禮貌、禮節和禮儀
在闡述安防禮儀規範前,有必要對禮儀的基本概念和內容,做一個大致的介紹:
1.禮
禮之概念,古已有之。在《辭海》和《現代漢語詞典》中,它的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
①社會生活中,由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儀式:如婚禮、喪禮等。
②表示尊重的語言和動作,如“謝謝”、敬禮等。
③表示情感或是謝意的贈品,如禮物、紀念品等。
周文柏先生主編的《中國禮儀大詞典》對禮儀的定義和界定是:“禮是指選定民族、人群或國家,基於客觀曆史傳統而形成的,以確定、維護社會等級、秩序為核心內容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製度、行為方式。”
2.禮貌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禮貌是指言語動作以及表情上的謙虛恭敬的表現。
在現實中,它著重體現了人在人際與社會交往過程中,應具有的相互敬重、友善、得體的氣度與風範。如在生活或社交中,稱某人有禮貌修養,就是指某人注重儀表儀容的適度修飾,言談舉止有較高的涵養,待人接物體現尊重、謙虛,表露高雅、端莊等。
3.禮節
禮節,是指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特別是社交場合內,表示出的尊敬、尊重的語言和動作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形式。它是禮貌在語言、行為、儀態等方麵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人的心靈美的具體外化。同時,它出自本國(本組織)或本人對自己所交往、接待、服務的對象由衷的尊重、善意的友好行為規範的總和。
4.禮儀
在《現代漢語詞典》、《辭海》中,雖然沒有對禮儀做出明確的注解,但是在諸多禮儀專著中,對禮儀內涵的界定,均認為它是對禮節、儀式的統稱,即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如在較大或是較隆重的場合,為表示重視、尊重、敬意等所舉行的合乎社交規範和道德規範的儀式等),是社會交往中,在禮儀規格、次序等方麵,應遵循的禮貌或禮節形式和要求的總和。
5.禮節、禮貌、禮儀的相互關係
禮儀與禮節、禮貌,是容易被人混淆的概念,在人際社交的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是被視為一體、混合使用的。但是從各自的內涵分析,三者不可以簡單地混為一談,它們之間是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
禮儀是對禮節、儀式的統稱,而禮貌、禮節都是禮儀的具體表現形式。禮儀與禮貌、禮節之間,從邏輯上分析,是屬概念和種概念的關係,即禮儀包含禮貌、禮節,禮貌、禮節包含於禮儀。如果把禮儀看作一個係統,那麼禮貌、禮節則是這一係統中的子係統,故在表述和運用過程中,要嚴格界定和區分三者間互有聯係、互有區別的關係,予以準確地把握和應用。
二、安防禮儀規範的概念
安防禮儀規範是指物業安防人員所應遵守的道德規範、素質規範、崗位規範、行為規範,以及人際關係規範與準則的總和;是物業禮儀規範,在物業安防專業上的具體細化。安防禮儀規範突出強調道德與素質規範,是由物業管理安防專業特性所決定的。安防禮儀規範是物業禮儀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間是從屬關係,物業禮儀規範包含安防禮儀規範,安防禮儀規範包含於物業禮儀規範。物業禮儀規範絕大部分的內容,如原則、標準等,適用於安防禮儀規範,但在具體細節上,安防禮儀規範對安防人員有著專業的、具體的標準和第四章 安防禮儀基本常識要求。
三、安防禮儀規範的作用
1.展示企業品牌形象
從對物業管理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業管理市場化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可以預測,未來物業管理市場由於競爭機製的引入,其競爭將是圍繞物業管理市場份額占有率展開,而物業管理企業市場份額占有率的高與低、多與少,將直接取決於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企業管理與服務質量的優劣,物業所有權人對物業管理企業為其提供的管理與服務的認可程度以及物業管理企業信譽與口碑等要素。換言之,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規範化、標準化,將直接決定著企業市場競爭的勝算。而物業禮儀規範,就是以現代禮儀學為基礎,從禮儀的角度,從從業人員道德修養、文明舉止以及交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麵,用統一的標準予以規範,並通過整合運作,促成係統功能充分發揮至極致,以整體提升物業管理企業的競爭實力,適應市場需求,接受市場競爭的挑戰和考驗,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