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事故現場保護要求
事故現場保護,是指在事故發生後,對於現場及其中的痕跡、物證的原始狀態和其他調查線索和證據的來源,所進行的保全、維護和護衛工作。事故現場保護,是事故現場勘查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和條件,旨在減少避免事故現場的變動和調查線索、證據的損失,從而為事故現場勘查,直至事故原因和原點的查找、事故行為或責任人的追查處理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可靠的保證。
通常根據事故發生時,物質危險因素的表現形式或對人的傷害形式,把事故現場分為火災事故現場、交通事故現場、爆炸事故現場、中毒事故現場、電擊事故現場、物體墜落事故現場等。
事故一旦發生,安防人員應迅速趕赴現場,劃定現場保護範圍,布置力量進行警戒,在現場勘查人員到來之前,不允許任何人出入現場,盡可能維護現場的原貌,防止自然或人為因素的破壞;安防員應不失時機地向事故目擊者,了解事故發生情況,並詳細記錄知情者、目擊人姓名和住址,以便事故調查工作的進一步深入;若遇有事故責任人或重大嫌疑人,安防員應設法將其留住;
安防員趕到現場時,若事故危害結果尚未終止,則應積極地滅火排險,搶救生命,把事故的危害結果控製在最低程度,防止釀成大禍或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在采取急救措施時,應盡量使事故現場少受破壞,若為搶救受傷者,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要指定專人進行並詳細記錄現場的本來麵貌;如遇氣候發生變化,痕跡、物證、屍體等有可能被風吹、雨淋、雪掩、雹打、日曬等而遭破壞時,則要想辦法用盆、塑料布等進行遮蓋,但要禁止使用帶有濃烈氣味的器物遮蓋,如盛過農藥的臉盆、肥皂箱等,以免破壞嗅源,妨礙使用警犬追蹤。由於事故的種類繁多,特點各異,因而現場保護具體方法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3.對現場保護人員要求
物業安防人員是物業管轄區域內現場保護的主要承擔者,現場保護的好壞,取決於安防人員的基本素質和責任心。為此,不管是犯罪現場保護,還是事故現場保護,物業安防人員都要做到下列幾點:
①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嚴明的組織紀律觀念,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格按照現場保護要求履行職責;
②工作必須認真細致,保護防範必須到位,不得讓閑雜人員隨便進入保護現場,嚴格禁止任何人員隨意觸動、觸摸、移動和拿用現場上的任何物品;
③不得隨便向無關人員泄露現場上發現的與犯罪或事故有關的痕跡、物證等信息;
④提高隨機應變、快速反應能力,對於遇到的各種緊急情況,要沉著、機警、迅速采取果斷措施,既要達到搶救的目的,又要保護好現場,同時,也不錯過追捕犯罪嫌疑人的機會;
⑤安防員在保護現場時,根據群眾對現場保護的方法和意義不甚了解,甚至是一無所知,會出現無意中破壞現場的情況發生,要有針對性的向圍觀群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以取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從而為保護現場提供更多有利的方便條件。
三、現場保護方法
1.刑事犯罪現場保護方法
①室內現場保護方法
室內現場是指發生在建築物內的犯罪現場,一般可分為樓房的室內現場和平房的室內現場。室內現場保護的一般方法,是將發生案件的房間和室外進出該房間的路線及可能留有犯罪痕跡物證的場所,一並封閉起來。封閉的方法是布置崗哨加以警戒,或拉上繩索,或在地麵上劃以標記。如果案件發生在平房內,可將房屋四周5米處劃定為保護區限。如果案件發生在樓房內,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對周圍群眾的生活工作的影響程度,酌定保護區域:如果對群眾的工作、生活沒有多大影響,保護的範圍可擴大到通往發案房間的樓梯以及周圍的房間、通道等;如果封閉範圍過大,給群眾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可在封閉室內現場的同時,對可能留有痕跡、物證的地方進行一次巡視檢查,發現了可疑的痕跡、物品,就地保護起來,如作上標記或覆蓋等。當遇狂風暴雨,而現場門、窗又未關時,為保護犯罪痕跡、物證和現場內的原始狀態不致受到破壞和變動,可先將門窗封閉起來,但應事先記明門窗的原始狀況,並應注意發現和保護門板、門把手、窗棱等部位的犯罪痕跡;安防人員在封閉門窗時,不要接觸門柄、鎖頭等可能留有犯罪痕跡、物證的地方,以免把自己的指紋留在上麵。
②露天現場保護方法
露天現場是指發生在室外(如公共場所、轄區空地、花園路徑等)的犯罪現場。室外現場的環境條件比較複雜、尤其是在公共場所發生案件,定會有許多群眾圍觀,從而可能在無意中破壞現場,所以室外現場保護必須做到行動迅速、措施得當。對露天現場的保護,首要一點是準確地劃定保護範圍。保護範圍的大小,應當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和犯罪現場的具體環境確定,原則上應當把犯罪分子作案的地點和可能遺留有犯罪痕跡、物證的一切場所都包括進去,保護範圍,在開始的時候不妨適當劃得大一些,待偵查人員到達現場後,可以斟酌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再調整縮小,保護範圍確定以後,安防人員要根據具體情況,用明顯標誌標明警戒圈,警示人們不要進入現場;對於範圍不大的露天現場,條件又許可時,可以在現場周圍拉上繩索,或撒上白灰為標記,防止無關人員闖入;對於現場道路,必要時,可以臨時中斷交通,指揮行人、車輛繞道而行;對於轄區內空地上的現場,可以將大門關閉,並劃出通道,以利進出,以免影響群眾工作和生活;對於發生在公共場所的犯罪現場,為防止圍觀群眾過多而衝擊現場,要派出較多的安防力量維護秩序,指揮疏導行人通過;要加強對保護區的看守,必要時組成人牆,防止圍觀者入內。